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财经>财经动态>  正文

国家统计局:经济增速适当回落有利防“过热”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08/12/2010 07:30:00   来源:人民日报

  

  国家统计局8月11日发布了7月份主要经济数据,其中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创年内新高,达3.3%,而其他一些经济指标则出现回落。对此,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表示,7月份CPI上涨主要是受翘尾因素和新涨价因素两方面的影响,全年物价将维持基本稳定;经济指标回落,主要是国家主动调控的结果,中国经济目前增长动力仍然较强。

   CPI上涨主因是翘尾因素

  数据显示,7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涨幅有所扩大,同比增长3.3%,环比上涨0.4%。盛来运分析认为,7月份CPI上涨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受翘尾因素的影响。在7月份同比增长3.3个百分点中,有2.2个百分点是由翘尾因素形成的。另外还有1.1个百分点是由新涨价因素引起的。新涨价因素中,75%是因为食品价格上涨。7月份,由于天气多变,洪涝灾害比较严重,造成蔬菜、粮食、鸡蛋、猪肉等产品价格上涨幅度较大,鲜菜、粮食、家禽类价格分别上涨了22.3%、11.8%和4.1%。

  关于物价后期的走势,盛来运表示,当前的物价上涨有一定的不确定性,既有推动物价上行的因素,也存在抑制物价继续上涨的因素。上行因素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现在农产品价格有一定的不确定性,特别是随着国际小麦粮食的减产,国际粮价上涨对国内市场会产生一定的刺激,另外一个因素就是工资成本和生产资料价格上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传导到消费价格。

   影响价格下行因素也很多

  他认为,影响价格下行的因素也很多,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中国经济的适当回调。二是国家非常重视通胀预期的管理,银行信贷M2在7月份继续减缓,增长17.6%,比上个月下降0.9个百分点。三是生产环节的价格下降,增幅回落,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涨幅7月份比6月份回落了1.6个百分点,燃料供应类回落了2.3个百分点,它们对后续产品的传导压力有所缓解。此外,8月份以后,物价受翘尾因素的影响在减弱,6月份、7月份翘尾因素的影响达2.2%,8月份将会回落到1.7%。最后,从粮食供求来看,前6年粮食生产丰收,今年夏粮虽然略有减产,但仍然是丰收年,粮食供求总量还是平衡的。

  综合这些影响来分析,盛来运给出的总的判断是:抑制价格上行的影响可能要大于推动价格上升的影响,全年物价将维持基本稳定。

   主要经济指标回落幅度不大

  7月份,部分经济指标显示出增速放缓,中国经济是不是出现了回调的迹象?

  对此,盛来运认为,7月份主要经济指标虽然出现了回落,但回落的幅度并不大,工业增加值7月份比6月份回落0.3个百分点,1—7月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半年回落0.6个百分点,7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6月份回落了0.4个百分点,这种回落都不大。

  他认为,目前经济指标的回落,主要是国家主动调控的结果。比如工业回落0.3个百分点,其中70%是由于重工业回落引起的,而重工业回落主要是因为国家从二季度以来加大了节能减排的监管力度,加大了落后产能淘汰的力度,对工业产生了下行的影响。此外,国家严格控制新上项目,这也使得固定资产投资有一定回落。

  盛来运进一步表示,中国经济目前增长动力仍然较强。中国目前正处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加速上升的阶段,投资需求、消费需求很旺盛,空间很大。从政策角度来看,去年4万亿元的投资为今年经济增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投资内生增长动力也有所增强。民间投资连续5个月增长幅度超过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幅度。1—7月份,民间投资的增长率是31.9%,比城镇固定资产投资高出7个百分点,民间投资占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52%,比去年同期提高了2.7个百分点。另外,国家还有一些后续的投资计划,比如今年的西部大开发、区域经济发展计划,都会带动投资的增长。盛来运还认为,中国目前正处在由经济较快增长向稳定增长过渡的关键时期,经济增速适当回落也有利于防止经济由偏快向过热转化,有利于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