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赵 晓
唐骏学历“造假门”事件是近来中国商界最值得关注的事件。它像一面镜子,照出了各等人众的是非善恶。如果说历史总要从某一事件开始,这可能是一件。它可能成为中国人反思几千年成功至上的价值观,进而走向诚信至上价值观的开始。
中国正进入伦理缺陷的年代
诚信是个人和社会发展的重要道德基础,佩雷菲特在他的《论经济奇迹》一书中指出:经济发展和经济奇迹的产生,除了资本和劳动等要素外,还有一个非物质的第三要素:精神因素。他说:诚信作为“非物质的第三要素”,绝不是资本和劳动这两种要素无足挂齿的附属物。荀子也说:言无常信,行无常贞,惟利所在,无所不倾,若是则可谓小人矣!
然而层出不穷的造假门一次又一次提醒着我们:中国正进入一个伦理缺陷的年代!
的确,中国已经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甚至经济危机来袭,美国都不得不向我们借钱。但是,庞大的物质财富背后却缺乏一个坚实的伦理支撑。难道伦理在中国真的是一件奢侈品?或像某些人说的谁讲伦理谁是傻瓜?笔者认为中国伦理实践中最大的问题是缺乏内在个人信仰的约束,致使知行不合一,个人对自我和他人的伦理判断标准亦不合一。因为大家崇尚的是成功至上,而不是诚信至上!
人我双重标准将导致人我双输
每个造假的人或企业其实都清楚造假是不对的,生产劣质产品是不好的,但他们还是那么做了,这就暴露出知行不一的问题。
我们还看到,如果某个人不诚信,其他人会群起而攻之,唾弃他如何不对;但当自己不诚信时,可能就会想尽方法为自己解脱,可能还想:我也不是很差吧。如果每个人都实行双重伦理标准,最终整个社会就没有了诚信,更谈不上爱和宽容!在这个庞大的群体诚信博弈中,每个人都以为自己是赢家,但其实社会集体必然是输家,当然每个人最终也将沦为输家!
惟有信仰才能构建伦理
为什么会知行不一,为什么会存在双重标准?这就深入到了个人的信仰问题以及整个社会的伦理现状。唐骏事件不是他个人的悲剧,是整个社会的悲剧!当信仰缺失时,拜金主义、金钱至上主义就越来越受到推崇,人们只追求权力、金钱等世人眼里的成功,而忽略了内在的品格成功!另外,社会的贫富差距过大则促使人们无限渴望成功和金钱,他们认为诚信、讲伦理的效率是很低的,至少在短期内无法获得成功,这就导致越来越多的人铤而走险!
如何才能实现知行合一和单一标准呢?笔者认为从知到行这个最关键的链条上缺少信仰这样一个强有力的推动剂,以至于不能使个人或组织完美地从知过渡到行!制度学派的人可能首先会想到设置严格的法律制度来监管,但是从已有经验可以得出:不存在一个完美的制度能解决所有问题。中国有句老话:“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如果他律行不通,自律是否可行呢?自律需要从心到行,能做到这一点的其实只有信仰。如果每个人都有一颗敬畏的心,不伦行为肯定会大大减少。因此,信仰的缺失是中华民族文明进步的极大障碍,我们需要倡导和引领个人信仰。
但个人伦理的培养也需要整个社会和企业环境的熏陶,必是通过多方的相互协调和政府及舆论的正确引导来共同构建的。只有这样,中国才有可能走向伦理之路。管理
(本文作者系北京科技大学教授,付维会亦参与撰写)
责任编辑:杨 光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