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天津8月2日专电(记者 周润健)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消费研究室主任陈新年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十二五”时期,我国应尽快建立起个人信用制度,促进消费信贷健康发展,为消费结构升级提供支撑。
陈新年说,目前我国“住”与“行”已逐渐成为城乡居民的消费热点,但其价格与居民收入相比高出许多倍,如果仅靠自我积蓄,那么,数万元甚至上百万元的住宅、汽车消费需求实现前的积蓄准备期会很长,由于生产领域发达的信贷关系能使住宅、汽车的生产迅速扩张,而另一方面自我积累型的消费模式反而是在促使居民储蓄倾向进一步增强,将购买力推迟实现,这不但制约消费结构升级,也影响产业结构升级。
陈新年介绍说,信用付款方式在美国个人支付活动中占据主导地位,居民购买汽车、住房和家电及其他耐用消费品普遍使用信用消费方式,甚至用于支付高等教育费用,虽然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是由其过度消费而引起的,表明过度超前消费模式对经济的危害性,但是,我国目前消费信贷的比例只占贷款总额的12%左右,与美国95%的水平相去甚远,我国人均储蓄额近2万元人民币,与美国人均欠银行1.5万美元相比信用消费的空间还比较大。
陈新年说,只要我们采取适度的消费信贷模式,特别是采取建立在个人支付能力和信用基础上的消费信贷模式就会对我国消费结构升级和产业结构升级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
她表示,“十二五”时期,80后、90后逐步成为消费主体,这一群体不同于以往的消费群体,他们敢于消费,敢于借贷消费,超前消费,但是积蓄有限,如果靠自身积累满足购房、买车等大额支出,积蓄准备期将会延长,因此,“十二五”时期要进一步完善信用消费政策,尽快建立起个人信用制度,为信用消费的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