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安逸、结余丰厚的苏先生两年后就将退休,届时势必下降的收入是否会影响生活质量?现在,他该为此准备些什么呢?
生活在上海的苏先生今年58岁,即将退休的他是一名工程师,每月收入8000元。同岁的太太已经退休,每月退休金3600元。考虑到苏先生两年后即将退休,夫妻俩想为今后的生活做一番打算。
生活安逸 旅行开支大
现在,两人的月收入应付开支是绰绰有余的。苏先生介绍说,儿子儿媳很孝顺,虽然分开居住,但每月仍会给他们1000元零花钱,还时常给他们买些衣服。因此,两人的收入主要用在饮食上,加上公共事业费、交通费等,月支出一般在3000元左右。苏先生和太太的身体都比较健康,几乎不去医院。这样每月的结余还算丰富,有9600元。
苏先生年终奖金大约5000元。每年过年,儿子儿媳还会给他和太太包个大红包,一般是5000元,可以算作一笔年度收入。相比之下,两人的年度花销要更多些。他们喜欢旅行,一年一次国内游、一次国外游是既定项目,和老同事、老同学一起出门走走一年中也会有一两次,每年的旅行成本需要3万元左右。此外,过年过节时他们会给亲戚朋友的孩子包红包,一般花费3000元。这样,两人的年度结余就出现了赤字,为负28000元。
尚未亲自参与投资
苏先生说,他这辈子最大的投资就是买了现在的自住房,回想起来真是相当划算。原来10年前,苏先生和太太住在市中心,由于市政动迁的关系,他们必须在两套新房中做抉择,一套需要他们补贴15万元,离市区较近;而另一套则较远,不需要贴钱。左思右想后他们选择了离市区较近的那套,也就是现在居住的面积80平方米的两室一厅。
10年过去了,自从附近的轨道交通开通后,这套住房的单价已经涨到了近三万元,而当初另一套房屋的单价还不到两万元。虽然苏先生尚无卖房打算,但他的家庭资产已在无形中增长。
苏先生和太太还参与了股市投资,不过对金融市场不怎么了解的他们将账户委托给儿子操作,“我们两个2004年底在账户中存了20万元,现在已经30万元了。”看到这样的“成绩单”,苏先生非常满意,“有人把几万元炒成了几千万元,也有人从千万富翁变成了穷光蛋,而我们这几年能取得这样的收益已经很知足了。”
退休后资产如何布局
平时,苏先生并不特别留意股市的走向,但想到自己即将退休,他考虑是不是在太太名下再开一个账户由自己操作,“很多人说退休后的生活比较闷,我就想炒炒股解解闷。”苏先生打算投入5万元“解闷基金”,既不用太在意盈亏,又能丰富一下生活。
苏先生有一笔30万元定期存款即将到期,对于这笔资金的运用他很关心。如果减去5万元再次投入股市的本金,他还有25万元可做投资之用。考虑到参与股票的资金已经较多,他希望理财师为他出出主意,是不是有能够稳健一些,又能分散风险的投资方式。
“我这个年龄应该不能买什么保险了吧?”苏先生说,他和太太年轻时不懂什么叫保险,现在只有社会保险,不知道在步入60岁前,是否还能买些商业险。如果必要的话,他也会考虑一下。
苏先生还谈到,在做规划方案时最好可以留出一笔资金做备用的医疗费,让他和太太更有安全感。此外,他还考虑在退休后给现在的房子翻新装修一下,届时可能也需要一笔经费,不妨现在就考虑在花费之中。
而苏先生最为关心的是,他退休后的收入可能只有4000元不到,那时候他和太太的生活是否能像现在这样安逸呢?他希望能尽量保证生活质量不下降。
每月收支状况 (单位/元) | |||
收入 | 支出 | ||
本人月收入 | 8000 | 房屋月供 | 0 |
配偶收入 | 3600 | 基本生活开销 | 3000 |
其它收入 | 1000 | 医疗费 | |
合计 | 12600 | 合计 | 3000 |
每月结余 | 9600 | ||
年度收支状况 单位/元 | |||
收入 | 支出 | ||
年终奖金 | 5000 | 旅行开支 | 30000 |
其他收入 | 5000 | 节庆开支 | 3000 |
合计 | 10000 | 合计 | 33000 |
年度结余 | -23000 | ||
家庭资产负债状况 单位/万元 | |||
家庭资产 | 家庭负债 | ||
活期及现金 | 3 | 房屋贷款 | 0 |
定期存款 | 30 | 其他贷款 | 0 |
基金 | 0 | ||
国债 | 0 | ||
股票 | 30 | ||
房产(自用) | 240 | ||
合计 | 303 | 合计 | 0 |
家庭资产净值 | 303 |
专家建议一:资产配置分析与具体理财建议
故人云,不打无准备之仗。
苏先生两年后即将退休,苏太太目前已经完全处于退休状态,子女不与他们同住,面对即将来临的“退休+空巢”生活状态,两人自然想要好好打算一番。
那么,苏老先生夫妻两人该如何规划未来两年,以及两年后将进入的全面退休状态?当然要立足现在,展望未来。
现有财务状况分析
苏先生的工资性收入,以及苏太太的退休金收入,在这个年纪来说都不算低。目前夫妻俩年收入合计在15.62万元左右。过年的时候孩子还会孝敬他们5000元。等于一年总收入在16万元左右。
两人日常开支大约维持在3000元一个月的水准,由于没有房贷,资金上还是比较充裕的。即便一年的国内外旅行支出要达到30000元,还有一些零散的过节费用等,但一年下来总开支不会超过7万元。
这样,他们实际年结余为9万元左右。
同时,我们对苏先生夫妇的资产负债情况做一个简单的梳理,通过表1,我们可以看到目前状态下,苏先生夫妇的一些家庭财务主要指标情况。
表1:苏先生夫妇目前的家庭财务主要指标
主要财务指标 | 实际比率 | 合理经验值 | 初步诊断 |
年储蓄率(年储蓄额÷年总收入) | 56.3% | 40%~60% | 对该年龄组而言,处于合理水平 |
流动性比率(流动资产÷月支出) | 10倍 | 3~9倍 | 对苏先生夫妇而言,收入和支出都比较平稳,该比例可以适当降低,提高活期资金使用效率 |
净资产偿付比率(净资产÷总资产) | 1.0 | 50%左右 | 目前无负债 |
固定资产比例(固定资产÷总资产) | 79.2% | 50%左右 | 固定资产比例过高,金融资产占比过低 |
投资与净资产比率(投资资产÷净资产) | 9.9% | 30%~50%左右 | 偏低 |
保费支出比例(年保障支出÷年收入) | 0 | 8%~15% | 应及时配置人身保障 |
财务情况变动预期判断
通常,我们都会根据一个家庭现有的财务状况,直接做资产配置的调整。但是,对于即将退休的苏先生夫妇而言,我们先不急着做资产结构调整和具体理财建议,而是要放眼到两年以后。
苏先生考虑,在退休后(两年后,也就是2010年)给现在居住的房子翻新装修一下,届时可能也需要一笔经费。80平方米的两室一厅,因为这套房子是2000年投入使用的,届时房龄已有12年,同时家具等软装潢的添置应该不会太大,为此我们预估此次重新装修费用约5~10万元。
同时,非常重要的一个变化因素是,苏先生的收入将变化。目前是“8000元月工资+5000元年终奖”,两年以后退休金收入预计在3800~4000元。等于该家庭年收入直接降低5万元左右。
而且,苏先生夫妇这个年纪了,以前又没有买过保险,虽然是纳在社保体系内的,但就像他自己考虑的那样,最好自备一笔“医疗专项基金”,这笔“专项基金”至少要先准备5~10万元,而且是一次性匀出,然后放在独立账户中。
如果是想采用商业保险转嫁老年以后的医疗或看护费用,比如在60岁之前购买一定额度的健康医疗险,由于受限于投保规则中对年龄的限制,预计保险公司只能为老人家提供一次性缴费、3年缴费或5年缴费的模式,这样五年之内的保费支出压力就比较大了。如果想要在60岁退休之后不再支付相关保险费用,投保额度在10万元左右的,那么这两年内将会需要一到两笔、总额大约五六万元的保费支出。
当然,退休以后,还能不能维持现有的旅行水准,也是困扰苏先生夫妇的一个重要问题,但我们认为,这件事只能与其它家庭理财目标结合起来考虑,不能简单地给出答案。
事实上,我们不妨再帮苏先生夫妇算算账。
以下我们给出两套方案,看看哪套更可行,更符合苏先生夫妇对退休生活的预期。
两套方案来比较
一套方案是,装修费用支出预估为6万元,从即将到期的定期存款中拿出6万元,投资于两只偏股型基金,作为装修专项基金。两年以后,如果基金有收益,则可以增加装修标准;如果有点亏损,预计亏损额也不会很大,可以降低一点点装修标准。
商业保险只购买了一些必须的旅行意外险,以及费率较低的老年意外险,不购买终身健康或终身护理险,两人每年保费支出总计大约2000元。
同时从即将到期的定期存款中拿出10万元,采用“5万元货币市场基金+5万元国债”的形式,作为个人医疗专项基金。
保持每年3万元的旅行费用不变。
苏先生的收入2年后降到4000元。
这样一来,这两年内(接下来两年的收支状况改变不大,只是多出2000元的年保费支出),苏先生夫妇将获得结余约17万元。只是手中持有的资金形态发生了一些变化(一部分定期存款转为装修和医疗两项基金)。
两年以后,且在装修翻新工作完成后,苏先生夫妇的财务状况将变化为表2。
如果维持日常生活水准、旅行费用标准、保险费用标准都不变,则两年后开始,每年年结余为2.3元左右。
表2:给苏先生夫妇的资产配置调整方案一
资产类别 | 金额 | 备注、说明 |
活期资金 | 20万元 | 3(现有)+17(今后两年结余)=20万元。 当然今后还可以逐步将其中大部分专为各类形式持有。 |
定期存款 | 14万元 | 30(现有)-6(装修专项基金)-10(医疗专项基金)=14万元。 当然今后还可以逐步将其中大部分专为各类形式持有。 |
偏股型基金 | 0 | 装修专项基金中用完 |
货币市场基金 | 5万元 | 医疗专项基金中的一部分 |
国债 | 5万元 | 医疗专项基金中的一部分 |
股票 | 30万元 | 目前市值,2年后预计有变化。其中可以拿出5万元供苏太太自己“玩票”消遣之用。 |
金融资产合计为74万元。家庭装修花去6万元。房产(自有)不变。年度旅行费用标准可以维持在现有的3万元标准。家庭年度结余为23200元左右。 |
另一套方案是,苏先生夫妇降低旅行费用标准,从现有一年3万元降低到2万元。
装修费用标准提升到9万元,这部分资金仍然从今年即将到期的定期存款中支取,做2~3只平衡型基金,或者2只封闭式基金的投资组合。如果投资结果不错,两年以后装修时,可以用10万元左右的资金可用。
为苏先生购买10万元额度左右的商业终身重大疾病保险,退休前,一次性缴纳所需保费,或者分成三年缴费(2011、2012年两年的费用都在今年先计提出来),总支出大约5~6万元。
夫妻俩的旅行险和老年意外险仍需购买,年保费支出约2000元。
同时从定期存款中拿出5万元,配置偏债型基金,作为家庭医疗专项基金。
这样下来,2012年苏先生60岁退休后,家庭年结余为3.3万元左右。保险保障较为充份。具体资产状况见表3。
表3:给苏先生夫妇的资产配置调整方案二
资产类别 | 金额 | 备注、说明 |
活期资金 | 14万元 | 3(现有)+17(今后两年结余)-6(终身商业大病险)=14万元。 当然今后还可以逐步将其中大部分专为各类形式持有。 |
定期存款 | 16万元 | 30(现有)-9(装修专项基金)-5(医疗专项基金)=16万元。 当然今后还可以逐步将其中大部分专为各类形式持有。 |
平衡型基金、封闭式基金组合 | 0 | 装修专项基金中用完 |
偏债型基金 | 5万元 | 医疗专项基金中的一部分 |
国债 | 0 | 无 |
股票 | 30万元 | 目前市值,2年后预计有变化。 其中可以拿出5万元供苏太太自
研究报告: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