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2日恒盛地产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挂牌交易,成为去年IPO重启之后,较早成功上市的内地房企。2009年公司净利润25.6亿元,较上年增长257%,据称是中国所有上市房企利润增长率之冠。
6月1日,中国房地产评测中心推出《2010年中国房地产上市公司排行榜》,50强名单之中,恒盛位列第19名。市值达到193.47亿港元(截至去年12月31日)。
恒盛仅为新上市房企一个缩影。2009年新上市房企迎来爆发式增长,上市就如同给他们发展装上火箭的引擎。不过,2010年楼市迎来新政,楼市成交量下跌,资本市场收紧,新上市房企面临严峻考验。
“新生”表现抢眼
自去年IPO重启以来,共有8只内房股成功跻身港交所,分别为恒盛、宝龙、禹洲、恒大、明发、龙湖、花样年和佳兆业。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8家内房股共募集资金约358亿港元。
值得注意的是,上市之后,8家房企在2009年火爆楼市中均取得了抢眼的成绩。恒大2009年合约销售303亿元,同比增加402.3%,实现净利润10.5亿元,同比上升98.1%。截至去年年末,集团持有现金143.8亿元,同比增长649%。
龙湖2009年实现营业额113.7亿元,同比跃升154.2%,合同销售金额上升79.8%至183.6亿元。在高业绩支撑下,龙湖扩张迅猛,在杭州、青岛、无锡等地新增1043万平方米土地储备,占全年年末土地储备的41.65%。
在上述排行榜中,恒大位列第6位,龙湖位列第8。两家上市房企“一年级新生”,竟然闯进了中国房地产上市公司前10强之列。
由于IPO融资和销售回款,新上市企业持有货币资金充沛,同比去年大幅度增加,有五家房企增长率在100%以上,其中佳兆业集团由去年的1.2亿增加 22.5倍至28.69亿。
除赴港IPO以外,嘉凯城、信达地产、鲁商置业、顺发恒业、荣安地产等房企则另辟蹊径,通过借壳成功上市。这也让它们在2009在销售收入、融资能力方面取得大步发展。
中国房地产评测中心同时还发现,虽然前50强平均规模比10大新上市房企大50%以上,但在平均经营效益方面,10 大新上市公司比前50强表现更佳,10大新上市公司的平均净资产收益率、销售净利润率分别比前50强高出3.75、2.04个百分点。
佑威房地产研究中心副主任陆骑麟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房地产是一个资金密集型行业,其资金量的大小决定了其开发量和后续的土地储备等。新上市房企上市融资后,直接得到了资金支持。其发展潜力也相对比一些老牌的企业更大。
后期开工艰难
还来不及庆祝去年取得靓丽业绩,步入2010年,楼市新政调控之下资本市场收紧。新上市房企发展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
恒盛上市当日破发,并一直持续到现在。6月1日恒盛报收2.3港元,较上市当日3.76港元收盘价下跌38.3%,若以7.79亿总股数计算,恒盛自上市以来蒸发11.3亿港元。
4月23日,恒盛决定暂不推进10天前宣布的拟发行优先票据计划。公司行政总裁程立雄表示,停止发债是因为市场不利。但分析人士认为,发债恰好处于新政出台之后,这给投资者带来不良市场预期。
4月中旬调控新政出台,信贷和资本市场全面收紧。地产公司的A股融资、IPO、再融资和重组已几乎全线暂停,各项申请都在等待国土部与证监会协商审核意见。
5月6日恒大全国楼盘同时推出8.5折让利。而在此背后,却是恒大签订的一份对赌协议:若5月5日至11月5日半年期间,平均股价若低于发行价(3.5港元),将会向战略投资者赔偿最多12亿港元。
时代周报记者发现,去年11月5日上市当日恒大以4.7港元收盘,但此后一路狂泻,到今年6月1日更以2.02港元收盘。业内认为,恒大不得不通过降价回笼资金。
光大证券分析师翁非玉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无论是新上市房企还是其他房企,今年再融资扩张都受到限制。不过,有些新上市房企为了上市做2007年、2008年高价新增土地储备,资本市场收紧及打击囤地后,其开工变得艰难。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