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环保>  正文

甘肃兰州今年前半月无中度以上污染天气大气污染防治成效明显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01/16/2013 16:47:59

  在全国多地近日出现严重污染,雾霾天气持续的状况下,作为全国污染严重城市的兰州,近期空气质量整体情况较好。1月15日,兰州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通报1月1日-15日,兰州市优良天数为10天,5天为轻微污染,没有出现中度以上污染天气,平均污染指数为100,空气质量整体情况较好,在47个环保重点中心城市中排名:11日排名第28位、12日排名第27位、13日排名第16位、14日排名第21位。

  2012年全年,兰州市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270天,比2011年同比增加28天。特别是2012年12月份,在气象条件极为不利的情况下,通过强力管控,优良天气达到24天,较2011年同期增加了16天;平均空气污染指数达到96,较2011年同期下降了46,降幅为32.4%;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颗粒物等3项空气主要污染物浓度均呈下降趋势,尤其是可吸入颗粒物浓度同比下降了36.4%。纵向来看,兰州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明显增多的同时,污染程度显著减轻,未出现轻度以上的恶劣污染天气,平均污染指数降至历史最低水平,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整体战攻坚战成效凸显。

  对大气污染防治,兰州市采取了严格的管控措施。突出“五点一线两面”监管,对城区五大重点污染源实行“一察三测”,落实24小时驻厂监察和监控平台在线监督性监测、空气子站空气质量监测、环境应急车流动监测,对三大电厂实行限煤量、限煤质、限排放的“三限”措施,政府补助2000万元源头控制重点企业煤质,对176家工业污染源实行冬季停产措施,5大重点工业污染源得到全面管控。设置15个卡口,对限行车辆进行劝返,对尾气超标车辆进行限期治理,机动车尾气污染有效消减。加强煤炭市场监管,严管重罚销售有烟煤和劣质煤炭行为,并设置6个卡口,杜绝有烟煤和劣质煤进入城区,燃煤源头管控到位。对各类施工工地实行遮挡抑尘和停工整改等措施,减少二次扬尘污染。对各类市场燃煤取暖小火炉采取清洁能源“集中点火、分散取火”、对低收入家庭采取发放燃煤补贴购置优质煤炭等措施,燃煤污染明显减轻。

  2012年,兰州市共计投入治污资金55亿元,在工业、燃煤及面源、扬尘、机动车尾气、林业生态增容等五个方面加大投入。实施工业污染治理,启动了56家工业企业“出城入园”搬迁工作,拆除废毁了黄羊头地区的30家砖瓦生产企业,淘汰了34家企业的落后产能;完成了兰州石化公司炼油厂300万吨催化烟气脱硫、兰州西固热电1号机组增容改造、10号机组13-14号锅炉低氮燃烧器改造、榆中钢铁公司焦炉煤气脱硫工程等8个重大治污工程建设,减少空气污染物排放1.77万吨。

  2012年,争取国家资金3.366亿元,省上资金6980万元,市上累计投入9.92亿元,拉动社会投资9亿元专项用于供热(供气)管网建设、燃煤锅炉改造及污染企业关闭工作。加快燃煤锅炉治理改造,制定并出台了《关于加快城区燃煤锅炉治理改造的扶持意见》,通过政策支持、资金支持和就业支持,完成燃煤锅炉治理改造363台3064蒸吨,分别占年度任务的122%和106%,是前五年治理改造数量的总和,减少燃煤消耗量近120万吨,减少空气污染物排放1.98万吨。

  截至目前,兰州市大气污染治理领导小组办公室已召开28次专题会议,在“冬防”期间坚持一周一调度、一周一通报,一周一考核。兰州市纪委、市委组织部牵头成立两个督查组,进行明察暗访,并对部分干部采取工作岗位调整、诫勉谈话等形式的问责,强力推进了治污责任的落实。兰州城关区等四城区深入推行“网格化”管理举措,在各街道社区设置了环保专干、网格长,对燃煤小锅炉、小火炉及道路开挖施工、建筑拆迁施工和道路清扫扬尘实行责任到人的包区域监管,形成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污染监管模式,扬尘和燃煤两大低空面源污染得到有效管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