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文静)昨天,记者从市水务局、国土局等相关部门获悉,北京市将加快建设覆盖全市山区的突发地质灾害专业监测网络及自动化监测预报预警系统。今年年底前,本市计划完成门头沟等四区县泥石流灾害预警监测系统建设。
北京市国土资源局介绍,今年开始,北京市将加快建设覆盖全市山区的突发地质灾害专业监测网络及自动化监测预报预警系统,为地质灾害应急工作提供基础保障,提高城市防灾能力。据悉,年底前,本市计划完成门头沟、延庆、昌平、平谷四区县泥石流灾害预警监测系统建设。
7月21日下午2点多,密云县石城镇柳棵峪村渐渐下起了雨滴,村里的大喇叭传来村民立即转移的通知。此前,镇防汛办已通过短信方式通知各村,在强降雨前及时对山区泥石流易发区险村险户进行安全转移。在村干部的带领下,村民快速地从自家出发,沿着转移逃生路线向安全地带转移。
据了解,本市从2005年开始,启动了山洪泥石流灾害防御试点建设,至2009年,密云、怀柔、房山三个区县的共14个乡镇完成试点建设。在各个险村配备了手摇报警器、简易雨量观测器、无线广播电台和无线广播。建立了乡到村间的无线电台通讯系统。
昨天,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明年本市将在地质灾害高(易)发区包括门头沟、平谷等泥石流高发区开展应急避险场地勘查和定点选址;完成突发性地质灾害监测预报预警系统的一期工程建设。2015年前,北京将分别在怀柔区怀北镇、延庆县珍珠泉乡、昌平区上庄乡、门头沟区龙泉镇、平谷区镇罗营镇建立5个突发性地质灾害监测站、801个监测点和1个数据中心,并进一步完善数据传输、处理分析系统,开发建设突发地质灾害预报预警及信息发布系统,构建数据共享平台。
本市最终将建成覆盖北京山区的突发地质灾害专业监测网络及自动化监测预报预警系统,为地质灾害应急工作提供基础保障,提高城市防灾能力。
据悉,为应对泥石流等地质灾害,自1994年以来,本市已多次启动山区农民搬迁工程,以解决山区农民的安全避险及生存环境问题,搬迁居民逾10万人。
>>案例
怀柔率先使用山洪预警系统
上月,怀柔区在山区204个村率先启动了山洪灾害预警系统,以有效防治降雨在山丘区引发的洪水、滑坡和泥石流灾害。
据悉,该山洪灾害预警系统主要包括水雨情监测系统、预警系统和群测群防的组织体系。其中,建设山洪灾害监测预警平台系统一套,安装防汛无线广播预警系统131套,简易自动雨量站454个,水位自动观测站14处。水文部门利用监测、收集到的降雨资料,分析预测山洪地质灾害发生的区域和时间,并在第一时间将信息快速传递给各镇乡、村防汛指挥部门,从而尽早决策,尽早部署,快速反应,快速行动,紧急避险。
“一旦雨量超过正常值,山洪预警信息就会及时通过语音信息平台自动发出,提醒老百姓和有关部门注意,特别是能有效地解决预警信息到村到户的问题。”怀柔区介绍。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