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冒“天下无贼”使用有毒化工原料治理室内空气污染,中鸿安泰“原生钛”假治理真污染爆出行业“潜规则”。专家称应出台强制性国标规范室内空气治理产品
何先生做梦都没想到,本来是为除去家里空气污染的治理产品,却成为夺取妻子生命的罪魁祸首。
何先生住在北京,2008年乔迁新居后,装修的刺鼻味道让夫妻二人很是担心。于是,他们就请了一家专业的室内空气污染治理机构——北京中鸿安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鸿安泰公司)进行了处理。
刚治理完的时候,装修后那种刺鼻味道似乎是少了很多,可是后来,何先生发现,只要打开柜门或抽屉,以前那种装修后的刺鼻味道又开始出现了,而且越来越重。虽说何先生采取了购买空气净化机、桔子皮去异味等方法,可还是没能避免几个月后的一场悲剧:妻子因白血病而去世。
无独有偶。北京的齐先生在前些年也做了新的装修,2011年,他的小孙女被查出患有白血病。由此,齐先生怀疑自己装修后房子内的空气是否存在污染,于是决定找一家专业的室内空气治理公司进行治理。
巧合的是,齐先生也找到了曾经给何先生家做过治理的那家中鸿安泰公司。当看到检测公司出具的检测报告中甲醛含量已经达到国家标准时,齐先生本以为已经万事大吉,直到他过一段时间后接到一个公安部门打来的电话。
原来,在公安部门开展的一次打假行动中,警方从造假现场查获的证据中,发现了何先生、齐先生两家的施工记录,才与他们取得了联系。
令何先生和齐先生感到吃惊的是,中鸿安泰公司给他们使用的并非真正的室内空气治理产品,而是有着人身危害、国家明令禁止民用的氯化铵。
“假治理真污染”埋藏隐患
据了解,公安部门查抄到的生产这些仿冒、假冒产品的地下工厂就是中鸿安泰公司和盛华中兴公司的,而在现场查获的部分施工清单显示,上面已经施工 的客户数量就有近千家之多。在这个位于北京市东三环北人泽洋大厦北侧的地下室黑作坊内,警方除查获假冒“天下无贼”、“治理宝”等伪劣治理产品外,还查获 “原生钛”等其他品牌的治理产品若干。
有证据表明,无论是假冒的品牌还是造假公司自有品牌“原生钛” 产品,中鸿安泰和盛华中兴公司生产的很多号称的高科技治污产品,居然主要使用的是尿素和氯化铵。“尿素和氯化铵是工业用消醛剂,使用其进行室内空气污染治 理,尽管在短期内能够达到降低甲醛浓度的目的,当从长期看,甲醛浓度仍然会反弹,而且氯化铵本身对人体有毒害性,同时会分解出氨气,造成二次污染,因此国 家禁止该产品用于民用。”北京室内装饰协会室内环境监测专业委员会会长欧阳林说。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张彭义也认为,氯化铵和尿素不应该用于民用建筑的室内空气治理。因为氯化铵对皮肤、粘膜有刺激性,可引起肝肾功能损害,诱 发肝昏迷,造成氮质血症和代谢性酸中毒等。健康人应用50g氯化铵可致重度中毒,有肝并肾并慢性心脏病的患者,5g即可引起严重中毒。对金属尤其是铜有极 大的腐蚀性。尿素对人体、环境也会造成伤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既然氯化铵等材料危害性如此强,为什么中鸿安泰、盛华中兴等室内空气治理公司还要将其作为主要原材料,生产所谓的“原生钛”为客户进行室内空气治理呢?其中缘由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氯化铵对甲醛的特殊作用;二是因为成本。
“现在室内装修,甲醛超标是第一个问题,因为家具、地板等产品都会释放甲醛,很多家庭装修完之后,很可能苯、TVOC等指标是合格的但甲醛指标 却是超标的,一些不法分子和造假者正是看中了这一点,利用氯化铵天然的消醛剂特性,进行造假。”欧阳林说,另外,由于氨这一指标在室内空气检测时通常被有 意无意的忽略,氯化铵导致的氨超标也很容易被造假者掩盖。
记者了解到,氯化铵的成本一升不到五元钱,而正规的室内空气治理复合材料,成本则至少在200-300元每升,前后相差50倍。
事实上,氯化铵只是暂时降低了甲醛的含量,欺骗了消费者,但实际上会造成“二次污染”——甲醛浓度会继续反弹,氯化铵还会释放有害的氨气,造成新的污染,为人身安全和健康埋下隐患。
记者在网上进行了搜索,发现不少消费者在论坛发帖,讲述自己使用“原生钛”产品遭遇“假治理真污染”的经历。“我是原生钛招商部的离职员工,今天,我要揭发的是原生钛又将骗术创新,搞出了一个钛自然的产品,还装模作样说是日本的,其实就是原生钛的,一样的,都是石灰水。”一位网友发帖说道。
出台强制性国标进行规范
在我国,因为建筑装饰行业的迅速发展,各种室内装饰装修材料大量应用,装修中及装修后进行装修污染的治理已渐渐成为消费时尚,与人们身体健康密 切相关的“住宅健康”产业需求旺盛,市场容量上百亿元,并将以10%以上逐年递增。有行业专家分析,非典就为光触媒创造了50亿元的惊人销售空间,“空气 清新剂”等低档产品全国销售一度达到数十亿元。
市场的诱惑使得众多的厂家蜂拥而来。但由于空气污染治理行业的不规范,目前国内室内污染治理产品大多没有核心技术、缺乏真功实效,鱼龙混杂,没有真正形成气候。业内人士指出,中鸿安泰公司绝非个案,暴露出了室内空气治理这个行业急需整治的现状。
据了解,目前我国对于室内空气质量以及治理产品,都已出台了相应的标准。2003年3月1日,我国第一部《室内空气质量标准》正式实 施;2004年3月15日,上海市《住宅装饰装修验收标准》正式实施,明确规定室内空气中甲醛、苯、VOC等19项有害气体的最高限量;2004年5月1 日正式实施的《北京市家庭居室装饰装修工程施工合同》详细规定了家装的环保标准。2008年7月1日,我国首部规范室内空气净化材料的行业标准《室内空气 净化功能涂覆材料净化性能》正式实施。
欧阳林告诉记者,由于首部行标只是推荐性标准,因此业内除了一些知名的大企业遵循标准之外,很多的中小企业甚至是一些不法分子,并没有严格按照 标准去使用相应的室内空气治理产品,这一方面,给了氯化铵等危害产品流入市场的空间,另一方面,也使得正规企业在成本压力下,发展得举步维艰,整个行业发 展并不健康。
专家表示,依照国标《室内空气质量标准》,使用氯化铵为原材料的室内空气治理产品,在苯、氨等指标上很难符合标准,而依照行标《室内空气净化功能涂覆材料净化性能》的要求,这样的产品也很难达标。
作为首部行标的主要制定者之一,欧阳林建议对该标准进行修订,从内容上增加对氨等指标的检测和室内空气净化产品对人身健康安全性方面的要求,同时将推荐性行业标准上升为强制性国标,从而规范行业发展,维护消费者的人身健康与安全。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