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北省廊坊市,生态保护被提到了与经济发展同样的高度。连续12年被河北省政府表彰为“环保工作目标考核优秀市”;在第六次全国环保大会上被授予“全国环保系统先进集体”;先后获得“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等国家级荣誉……
各种耀眼的奖牌和荣誉之中,廊坊市委书记赵世洪、市长王爱民更看重的是“国家级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称号。
2006年初,廊坊市成为河北省第一个国家环保模范城市,这是一块金字招牌。在国家环保模范城市指标修订,通过复核难度加大的背景下,2010年12月27日,廊坊市通过了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的复核。
通过创模工作,廊坊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速,环境监管能力得到了加强,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百姓生活更加和谐。
怎样保持模范城市的先进性?
建立有效的工作机制作支撑
百尺竿头实现新的跨越、长期保持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的先进性,必须以建立有效的创模工作机制为支撑。廊坊市委、市政府对创模的难度有着充分估量。
据介绍,以2006年廊坊市获得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称号为起点,廊坊市由市委书记、市长亲自挂帅,建立了“市委、政府统一领导,环保部门统一监管,有关部门分工负责,广大群众积极参与”的创模复核领导机构。
廊坊市委、市政府将创模复核列入重要议事日程,通过建立监督管理机制,实施例会、督察和奖惩制度,将创模复核指标任务以签订目标责任状形式,量化落实到具体部门和责任人。
从市委、市政府到市直部门,从全市10个县(市、区),到数百家重点企业,层层实行“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的责任制。并把污染减排和环保目标任务完成情况作为硬性指标纳入党政领导班子、领导干部考核内容,强化责任,严明奖惩。成立了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及市民参加的创模复核督察组织,全过程督促检查,并及时向社会公布工作进度。
“不怕创模标准高,就怕工作缺动力。”廊坊市环保局局长张卫东告诉记者,廊坊市委、市政府和全市人民的认识与行动高度一致,就是要以更大动力,创造更好环境,达到更高标准。
仅2010年一年,廊坊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就先后8次深入一线,具体考察、重点督察、现场办公。
创模如何见成效?
环保投入“不差钱”
创建环保模范城市离不开环境基础设施完善,在财力紧张的情况下,廊坊对环保的投入向来“不差钱”。
廊坊市环保局副局长李春元介绍说,据不完全统计,近5年来,廊坊市累计投入80亿元建设完善了市县两级污水、垃圾处理系统等环境基础设施,全市污水处理厂从“十五”期间仅有1座增加至“十一五”收官之年的18座,总处理能力达到38万吨/日,比“十五”末增加375%,率先成为河北省第一个县县皆有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场的地级市;全市各县城都建设了垃圾处理场,并建成6个垃圾渗滤液集中处置设施,垃圾处理场渗滤液均得到有效处置。污泥和渗滤液安全处置处于全国领先水平。
随着一批批污染治理设施投入运行,新的问题摆上了廊坊市环保局的日程:这些污染治理设施如果不能实现稳定达标运行,不仅浪费国家的资金,更起不到应有的治污效果。
开展创模复核工作以来,廊坊市把环保达标作为企业生存的必备条件,对全市所有排污企业开展拉网式排查整治,分阶段、有重点地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对污染严重、没有治理价值的企业依法取缔,5年内关停取缔重污染企业1430家。
为防患于未然,督促企业自觉治污、防污,廊坊市环保局建立健全“一企一档”管理办法,根据全市千余家重点排污企业污染减排任务执行情况,分为绿色(环境友好)、黄色(达标)、橙色(一般)、红色(较差)和黑色(很差)5个不同级别进行监管。环保部门对“橙色”企业重点监管、“红色”企业限期治理、“黑色”企业停产治理,凡不能按时完成治理任务的,一律予以关停。
创模效果怎么样?
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在廊坊环保人辛勤工作下,廊坊环境管理能力不断增强,廊坊市城乡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
通过开展创模成果巩固提高工作,廊坊市环境质量得到持续提升。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连续多年保持在330天以上,各项指标全面稳定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其中,2010年市区空气质量二级及以上天数达到344天,比2005年增加8天,其中一级天数94天,增加42天,综合污染指数为1.86,降低20.2%,各项指标均创有监测纪录以来的最好成绩,各县城空气质量持续好转,全部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全市境内主要河流全部实现出境断面水质好于入境断面水质的控制目标,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连年保持在100%,声环境质量保持优良,廊坊市稳步向着“生态、智能、休闲、商务”城市迈进。
面对农村环保的形势和艰巨任务,廊坊市在全省地级市率先编制了《廊坊市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规划》。廊坊市按照“清洁水源、清洁家园、清洁田园”总体要求,以水源地保护、畜禽集中饲养、垃圾污水无害化处理、面源污染等10个方面为重点治理目标,深入实施了“581”典型示范工程。在全市5个乡镇、8个连片污染区域、100个村街开始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示范试点。
通过两年多不懈努力,全市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100%达标,确保了农村群众饮水安全。
创模带来什么?
科学发展理念在心中扎根
创模成果的巩固,给廊坊带来了可见的环境改变,更带来了看不见的发展思维的改变:要依托绿色产业,实现绿色发展,守住这来之不易的好环境,科学发展的理念开始在廊坊人心中扎根,这使廊坊市创建环保模范城市的工作更具深远意义。
“不管项目规模有多大,也绝不能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宁可少上新项目也绝不让污染企业进廊坊。”张卫东向记者介绍说,为使环首都绿色经济圈成为环首都生态圈,廊坊市环保局严把项目准入关,对不符合廊坊产业定位的一律拒之门外。据介绍,“十一五”期间,廊坊市先后否决了100多个不符合国家环保准入条件和廊坊产业定位的大项目,涉及投资近100亿元。
廊坊产业结构变“轻”变“绿”了,以更少的资源能源消耗产出了更多的“真金白银”。统计显示,最近5年,廊坊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了92%,财政收入增长了164%,万元GDP能耗却下降了20%,仅相当于全省平均水平的一半,为全省最低;万元工业增加值取水量由44立方米降至22立方米,5年间减少了一半。
当转变发展方式成为常态思维,当科学发展的理念成为自觉行动,我们感受到了廊坊这座环保模范城市发展的内生动力。
采访结束时,张卫东对记者说:“廊坊顺利通过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的复核,我们一点都不感觉轻松,这不是我们工作的一个节点,更应该是一个开始。因为从这一刻起,新一轮的接力开始了,这一棒廊坊要继续领跑,必须以清零的心态,继续努力。”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