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能源>  正文

内蒙古用新能源解决草原深处牧民用电难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12/06/2011 09:52:13   来源:中国民族报   作者:赵婷婷 勿日汗

  在内蒙古自治区浑善达克沙地南缘生活了40年的代萍,最近终于不再为用电发愁,从此可以“尽情”地使用以前有能力购买却无条件使用的各类家用电器。

  代萍一家居住在内蒙古正镶白旗赛音宝力格嘎查(村)。今年11月初,代萍和嘎查其他20户牧民家都接通了电网,从此告别无电生活,开始过上“电力十足”的好日子。

  在辽阔的内蒙古草原,牧户之间的户距一般都在几公里至几十公里之间,靠建输变电线路为牧户解决电力供应问题成本非常高。

  为了改善草原深处牧民的生活条件,内蒙古各级电力部门决定通过实施“电网通电”和“风光互补”供电相结合的方式解决现存无电户的通电问题,即对于集中住户超过20户以上的嘎查(村)尽量实施延伸电网供电,对于确实无法通电网的地区,采用新能源“风光互补”供电的方式。

  “从父辈开始,我们一家生活在这里已经有60多年了,可从来没敢想过家里能通上电。这一下子架设了电网,咋能不兴奋啊!”代萍激动地说。

  就在几个月前,这个生活在草原深处的牧户还只能靠一个100瓦功率的风机来发电,家里唯一的家用电器是一台17英寸的彩电。可虽然是彩电,代萍一家却几乎没有看过彩色的画面。

  “风机的发电量太小并且不稳定,我们看到的画面通常都是黑白的。”代萍说,“这两天就不一样啦,有彩色的画面了,我们嘎查的邻居们有的还专门跑到我们家看彩色的电视。”

  家里通了电,代萍夫妇的首要计划就是买台洗衣机。“我要先去买个洗衣机,这样以后我就不用手洗衣服了,再买一个电冰箱,我们就能把家里吃不完的东西冷冻起来了。”

  而对于居住的地方方圆十公里几乎没有人家的蒙古族牧民那松巴雅尔来说,用上“长明电”的途径就是“风光互补”装置。

  就在代萍家接通电网的那几天,居住在她家相邻嘎查(村)的那松巴雅尔家也装上了500瓦功率的风力和太阳能互补发电装置。每套这样的装置投资1.59万元,其中牧民个人只需自筹10%的资金。

  那松巴雅尔说,以前家里只有一个100瓦的风机,就算是保证风力的天气下,这些电量也根本带不起来洗衣机等功率大的家用电器,只能满足基本照明。如果是风力较小的天气,日常照明都要靠蜡烛,生活起来非常不方便。

  “现在500瓦的功率能够照明、看电视,这几天我们还去旗里买了冰柜和洗衣机,我就想着要把以前家里不能用的家用电器都买回来。”那松巴雅尔的爱人高兴地说。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电业局农电处处长张清泉说,由于无电户居住分散,如果全部用网电解决通电问题,平均每户的通电造价将达到15万至20万元,且日后运行维护困难。所以针对交通不便、距离电源点远的农牧户今后更多采用新能源通电方式解决用电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