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家拟定的新能源产业10个工种职业标准中,天威承担了9个工种的主编与主审任务
河北新闻网讯(河北日报记者王玉亮)7月底,天威集团在新能源领域可谓“三喜临门”:天威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二期项目全面竣工投产;与南京大学合作建设的天威新能源研究院正式揭牌;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神鸟高效太阳能电池研制成功。上半年,该集团的财务报表显示,新能源销售收入首次超过传统主业——输变电设备,达到了50%以上。
这一切意味着,天威集团已经从一家输变电设备生产巨头转型为新能源产业“新贵”,结构调整迈出了实质性步伐。
“我们新能源产品的订单已经安排到明年,眼下最大的压力是产能不足,现在已经不敢放手接订单了。”在一些企业因为订单不足发愁时,天威集团总经理丁强却在为订单太多犯难。
从2007年7月至今,天威集团旗下的天威新能源控股公司成立刚刚4年,就是在这短短的4年间,该公司创造了奇迹,形成了光伏、风电齐头并进,晶体硅太阳能、薄膜太阳能比翼双飞的格局。
天威最先闻名于国内外的,不是新能源,而是输变电产业。这家1958年开始生产变压器的企业,今天已经成为行业核心技术最全、设备最先进、电压等级覆盖面最宽、产品品种最多的变压器供应商。
然而,面对新的形势,在做大做强输变电产业的同时,天威集团决定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求突破,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向风电、光电等新能源产业领域进军。
新能源产业不仅是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更是人才密集型产业。由传统制造业进军新能源产业,以天威自身的人才、技术、资金积累,显然远远不够。
怎么办?
“我们的办法是放眼全球,敢于打破不适应新能源产业发展的一切条条框框,聚合全世界最优秀的人才、最先进的技术促进天威新能源产业裂变式发展。”丁强说。
灵活的用人机制,宏大的事业平台吸引了一个又一个国内外顶级专家来天威施展才华。师从“太阳能之父”马丁?格林的张凤鸣博士,放弃自己创办的事业加盟天威,担任天威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曾为民营企业高管的高正飞加盟天威,担任天威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总经理;来自德国的黄跃龙、麦耀华团队加盟,让天威发展新能源如虎添翼……
天威还积极开展国际间技术交流合作,与德国于利希中心能源研究院签署了新能源合作协议,在大面积硅基薄膜光伏组件可靠性、光伏测量系统的校准、监测太阳能电站的运行等领域进行深入研究,持续提升双方的研发和创新能力。这标志着天威在新能源技术研发方面,已经携手世界最先进的科研单位,为不断开发引领行业发展的最高水平产品奠定了基础。
与此同时,中国兵装集团重组天威集团以来,对天威新能源发展给予了全方位支持,4年来,兵装集团已累计向天威投资112亿元用于发展新能源产业。
有了资金、技术、人才等支撑,加上在传统装备制造业领域积累的丰富经验,天威新能源产业实现了迅猛发展。2010年,天威新能源产业已实现销售收入61亿元,2011年,预计销售收入将突破90亿元。今天的天威,“双主业、双支撑”协调发展格局已经初步形成,天威新能源也已成为业界翘楚。
随着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新能源产业新工种不断涌现,新工种国家标准的制定出台日益迫切。天威集团成为这一任务的重要参与者。在国家拟定的新能源产业10个工种职业标准中,天威承担了9个工种的主编与主审任务,这既显示了天威新能源在业内的影响和地位,也为未来的竞争赢得了话语权。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