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能源>  正文

两会山西代表团多名代表建言:如何走出“因煤而困”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03/12/2011 13:25:19   来源:山西日报   作者:左燕东

  在山西代表团听代表审议,煤的话题始终以最高的频率出现。

  新中国成立以来,山西为国家生产原煤120亿吨,外调90多亿吨。“点亮全国一半的灯,烧热华北一半的炕”,描述了山西人的奉献。可当多数人在安享着山西提供的温暖与明亮时,却很难想像山西为此付出的代价。

  120亿吨煤炭的背后,是矿工的伤残和地面的沉陷,是堆积如山的11亿吨煤矸石。

  参加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的山西代表团代表,渴望“十二五”时期的山西,经济快速发展,人民幸福安康。为此,代表们坦诚建言,寻求山西摆脱“因煤而困”,实现绿色发展之路。

  让“煤”与“气”不再“争吵”

  煤层气是赋存在煤层中以甲烷为主要成分的烃类气体,它的通俗名字叫“瓦斯”。随着能源的紧缺、人类认知能力的提高,昔日曾危害无数矿工生命的“煤矿杀手”,如今也变成了高效的清洁能源。

  煤炭资源大省山西,煤层气资源量约为10.39万亿立方米,占全国总量的近1/3,无可置疑的成为全国煤层气资源大省。

  可惜的是,在山西人认识到煤层气的价值之前,早有众多 “国字头”企业看到了它的宝贵,拿到了煤层气的开采权。这样一来,采气权与采煤权分离,这种情况在我省晋城表现得尤为突出。

  全国人大代表、晋城市副市长李章宏坦言,同一块煤田,原本相伴而生的煤与气,因为所有者不同,很难形成一致的开采规划,经常发生矛盾。高瓦斯矿,不采气就不能采煤。抽采分家,对煤炭资源的损耗和破坏十分惊人。同时,“先抽后采”“抽采分离”的政策极易破坏煤层和顶板,沟通含水层,加大了发生煤矿安全生产事故的可能。

  针对这一问题,我省的全国人大代表张复明、马林凤、李章宏等先后提出 《关于将山西省列为煤层气产业发展示范区》《关于将煤层气资源调整给煤炭企业一体化开发》等多个建议,希望中央在“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大框架内,给予山西政策支持,从而实现“气权服从煤权、采煤采气一体化”。

  让失去家园的人住上新家

  煤炭开采必然带来大面积的地下采空区,引发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矿区采煤沉陷就是其中之一。在山西很多“富煤”乡村,村庄塌陷,房屋开裂下沉,很多农民不得不提心吊胆地生活在危房里。据统计,全省因采煤造成的地下采空区面积约万余平方公里,近5000平方公里地面沉陷,受灾人口超过230万人。2004年,国家启动国有重点煤矿采煤沉陷区治理,我省大同、轩岗、古交等9个国有重点煤矿、1046平方公里的沉陷区、60余万名受灾人口得到安置。在当时68.7亿元的总投资中,国家出资近31亿元。

  如今,全省地方煤矿沉陷区治理工作正在积极推进中,张根虎等多名全国人大代表建议,请国家考虑到山西采煤沉陷区治理任务重的实际,将山西地方煤矿采煤沉陷区治理列为国家试点,从政策、资金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让煤矸石变废为宝

  煤矸石是一种外形像煤,实际是沉积岩的石头。因为伴随煤层而生,长期受煤层浸润扩散,有了较低的含碳量。只是颜色呈灰黑色,比同体积的煤块略重。

  如何处置这块伴煤而生的含碳的石头,山西人很费了力气。露天堆放,会挥发出硫,会自燃。“点天灯”的煤矸石不仅会污染空气,还会带来酸雨,于是只好填埋,一层煤矸石覆盖一层土填埋,上面栽树。而对于煤炭资源大省山西来说,这个工程过于庞大。目前全省堆积煤矸石11亿吨,占用了260平方公里土地,如果一年填埋5000万吨左右,需要花掉人民币13亿元。

  如今,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煤矸石的更多价值被人们认知——含热量2000大卡以上的煤矸石,在粉碎掺入一定中煤和煤泥后可以用来发电;煤矸石燃烧后产生的粉煤灰,可以烧制空心砖等新型墙体材料;一些粉煤灰还可以提取氧化铝等化学产品,山西人综合利用煤矸石的探索已经起步,并取得一定成绩。

  张崇慧、田喜荣等多名我省全国人大代表联名提出 《关于支持山西煤矸石综合利用的建议》。恳请国家在我省煤矸石资源化综合利用项目上给予多方面的政策倾斜。比如,降低排放指标,鼓励山西发展煤矸石发电这一废物利用项目;支持山西实现煤矸石循环经济完整产业链等。

  煤矸石发电—粉煤灰—氧化铝—电解铝及铝硅合金—铝加工及铝制品,不断延伸的煤矸石产业链,承载着全省人民的转型跨越发展的希望,承载着山西循环经济发展的绿色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