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能源>  正文

河南省新密市山区小型蓄水工程建设成效与做法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01/18/2011 23:24:16   来源:河南水利与南北水调   作者:于德渠 施智卿 蒋庆丽

  摘要:长期以来,缺水和水资源匮乏成为制约山区经济发展和群众致富的瓶颈,开发利用山区水资源显得至关重要。近几年,新密市水务局水土保持工作站大力开展山区小型蓄水工程的建设,有力地缓解了山区缺水和水资源匮乏的局面。

  关键词:新密市;小型蓄水工程;成效;做法

  新密市尖山风景区管理委员会位于新密市西北部,辖12 个行政村,总人口9309 人,耕地面积481hm2。由于地处山区,受自然条件限制,全乡经济总收入仅为3449 万元,财政总收入180万元,是新密市所有乡(镇)经济总收入最低的,被列为省级重点扶贫乡镇。全区地下水奇缺,基本无饮用水水井,大部分群众自建水窖,以保证人畜饮水。近年来,新密市水保站结合该流域实际,抓住国家加大生态环境建设投入良机,因地制宜,在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同时与解决农民生产生活用水以及景区建设相结合,秉承以人为本的理念,有力地促进了该流域经济的持续发展,使流域广大群众得到实惠。

  几年来,新密市水土保持工作站在北部山区建设小型蓄水塘坝3 座,蓄水池3 座,共投资200 余万元。配合其它工程和林草措施增强了蓄水抗洪能力,人均收入提高30%,有效缓解了山区水资源匮乏造成的群众生产生活困难局面,为山区经济发展,群众致富奔小康,改善局部生态环境,作出了贡献。其主要成效与做法如下。

  一、拓宽资金投入渠道,加快蓄水工程建设步伐

  新密市大部分区域属淮河流域,近几年来,上级下拨水土保持治理经费较少。由于小型蓄水工程建设相对而言投入资金较大,而水土保持工作面广治理任务重,见效缓慢,所需资金较多,仅靠水利水保部门一家投入确实力所不及。为改善流域生态环境,新密市水保站摈弃“等、靠、要”思想,在向上级有关部门积极争取项目资金的同时,积极主动内联外引,与有关单位和部门协作,使有限资金发挥出最大的作用,既节约了资金,又收到了最佳的效果,也闯出一条水土保持新路子,经过水保站多方组织努力,与郑州市建委、解放军某部等单位共同出资50 万元,在流域内革命老区田种湾村新建塘坝1 座,蓄水量7 万m3,彻底解决了当地人畜饮水困难问题。几年来,先后在凤凰山、神仙洞等景区修建拦沙坝22 座、塘坝3 座,不仅控制了水土流失,改善了生态环境,而且有力地推动了当地及周边旅游业、水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如今该流域已形成神仙洞、凤凰山旅游专线2 条,飞龙峡、香峪寺等自然景观十多处,每年接待各地游客3 万人次,而且逐年增加,旅游业已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二、保证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

  小型塘坝建设须因地制宜,以浆砌石加混凝土防渗心墙为坝体结构,坝形采用拱坝和直坝两种形式。由于塘坝建设投入资金较大,保证工程质量成为关键。而塘坝工程质量的核心就是防渗,为此,让有丰富施工经验的技术人员担任施工现场监理,从原材料、施工设备、施工工艺、工序、施工方法和质量等各个环节层层把关,确保材料符合工程要求,施工工序工艺正确。坝体渗漏大都发生在坝基和坝肩部位,尤以坝肩绕渗最为常见。因此,施工时基础和坝肩部位处理的施工质量成为决定坝体是否渗漏的关键。在尖山太子湖塘坝的建设中,坝基挖深约4m,坝肩深入山体约2m,全部挖至新鲜基岩;施工时不断用水冲刷,防止土和碎石渣覆于基岩;垒砌时不断洒水养护。混凝土心墙浇筑时确保连续无停歇,振动棒均匀振捣。该坝建成运行至今无任何渗漏现象。

  同样,保证施工安全同等重要。坝体达到一定高度后,施工危险性增加,对施工人员进行施工安全教育,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几年来,没有出现一例安全事故。

  三、加强竣工验收和工程移交管护责任

  按照工程竣工验收程序及时组织工程竣工验收,总结工程建设经验,分析存在的问题,为今后同类工程建设积累经验。明确工程移交管护主体和责任人,签订管护协议,确保工程的安全运行,及时发挥经济效益。

  四、充分发挥蓄水工程作用,调整产业结构,突出经济效益一是利用高山温差气候种植反季节大棚蔬菜。该流域地处山区,环境污染少,气候与平地滞后,是种植反季节绿色无公害大棚蔬菜的良好区域。为使工程充分发挥效益,新密市水保站敏锐地捕捉到现在绿色无公害蔬菜生产的美好前景和反季节种植蔬菜的高经济效益,与当地部门密切配合,帮助当地群众修建大棚10 个,所产蔬菜一经上市立即收到良好的经济效益,如今已经成为当地一个品牌,远销周边大中城市,成为当地一个特色经济的亮点。

  二是因地制宜大力发展当地特产金银花。新密闻名全国的特产之一是金银花,即“密二花”,而金银花的主要产地就在该流域。面对国家退耕还林还草政策的实施,使本来可耕土地面积欠缺的该流域更加捉襟见肘,新密市水保站与尖山管委会积极协作,引导该流域群众大力发展金银花35hm2;同时发展果园和其它经济林、用材林,在林下养殖柴鸡、培育食用菌类等,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年人均增收达100 元以上。

  总之,新密市山区小型蓄水工程的建设,有效集蓄山区山泉和径流,缓解了山区群众的用水紧张问题,得到群众的拥护和赞誉,得到各级领导的肯定。而且全市小型蓄水工程建设工作本着建一处工程,成一处风景,富一方百姓的宗旨,助力山区经济发展,为山区群众致富打下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