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副部长苗圩指出,节能减排、绿色发展重点在工业,难点也在工业。“十二五”时期是推进中国工业转型升级由工业大国变成工业强国的一个关键时期,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11月30日消息,11月29日,第二届中国城市节能减排高峰论坛在北京召开。本次论坛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题,围绕低碳经济、低碳生活;垃圾分类污水处理资源化利用,节能减排与高新技术,节能减排体制机制,节能减排与公众参与,工业、电力、汽车、建筑等重点行业节能减排展开。旨在总结和展示 “十一五”节能减排成就经验,分析讨论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展望节能减排工作前景。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苗圩出席会议并讲话。
苗圩指出,今天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国家发改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环境保护部、国资委共同举办第二届中国城市节能减排高峰论坛,总结展示十一五节能减排的成就、经验,共同探讨十二五发展的思路和政策措施,相信此次论坛的召开对于加快推进中国的节能减排,促进绿色发展,实现发展方式的转变必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苗圩说,过去的五年中国的工业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中国工业的增加值保持了年均13.5%以上的增长速度,预计今年年底全国工业增加值将超过15万亿元以上,全世界约有500种工业产品中,中国有210种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位,中国已经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一个制造业大国。同时,这五年,中国工业的节能减排也取得了明显的成效,预计今年规模以上的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将比2005年累计下降超过25%,节约能源累计超过6.5亿吨标准煤。
苗圩强调,工业粗放型的发展方式没有得到实质性的转变。他指出,资源消耗高,污染排放大,可持续发展受到严重制约。2009年中国工业能耗占全社会总能耗的71.3%;二氧化硫的排放量和化学需氧量分别占全社会的84.3%和34.4%。单位工业产品能耗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着比较大的差距。吨钢的综合能耗大约高出15%,水泥综合能耗高出20%-25%。
苗圩说,如何突破资源环境的瓶颈制约,实现中国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中国面临的紧迫任务和战略课题。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增强危机意识,树立绿色低碳的发展理念,以节能减排为重点,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所谓绿色发展就是要降低能源资源的消耗,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减少和治理环境污染,实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与资源环境保护的和谐统一,它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必然要求我们转变发展方式,向低消耗、低污染和低排放方向转变。突破资源环境的制约,实现长期、平稳、较快的发展。
苗圩指出节能减排、绿色发展重点在工业,难点也在工业,“十二五”时期是推进中国工业转型升级由工业大国变成工业强国的一个关键时期,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充分发挥中国的比较优势,发展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工业和信息化部将会同有关部门与社会各界一道进一步从以下几方面做出努力:
第一,大力支持企业的技术改造,加快用高新技术和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中国工业产品能耗过高,关键在于技术水平落后,特别是缺乏核心的关键技术。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