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能源>  正文

美国301调查不利于全球合作应对气候变化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10/26/2010 07:34:18   来源:中国证券报   作者:中国证券报

  国际能源网讯:日前,美国贸易办公室通过了美国钢铁工人联合会对中国新能源产业的301调查申请,这引起国内包括政府、行业协会、相关企业的强烈反应。我国企业应该如何应对美国可能单方面实行的301调查以及类似的贸易摩擦问题呢?就此问题,中国证券报记者专门采访了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所长李俊峰和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理事长石定寰。

  中国证券报:对于美方提出对华新能源301调查一事,您是如何看待的?

  李俊峰:我仔细研究过美国钢铁工人联合会提出的长达5800页的申诉书,发现其中提出的针对中国的新能源等产业的申诉绝大多数都是没有根据的。

  例如申诉书提到中国对国内的新能源产业进行财政补贴,目的在于使中国新能源技术占到统治地位,加大贸易逆差。实际上,我国政府并未对新能源产业进行直接财政补贴;申诉书还提到中国风电和光伏招标存在国产化率要求等歧视性政策。实际上,我国对风电设备的70%的国产化率的要求早在2009年就已经废止,在招标中从未对外资企业设置任何门槛。

  石定寰:实际上,相比较美国和欧洲等国家,我国对新能源产业的政策支持并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了。这方面,提出申诉的美国钢铁工人联合会对新能源行业的具体情况了解并不够。

  另外,无论是风电行业还是光伏行业,中国产业的发展都伴随着大量进口美国企业生产的设备或原材料,例如风机设备、多晶硅、玻璃等,因此,中美两国的新能源产业发展是互惠互补、紧密联系的。

  中国证券报:美国提出新能源301调查,对全球应对气候变化领域是否会产生消极影响?

  石定寰:是的。在全球通力合作应对气候变化、发展新能源产业的国际背景下,美国提出对华新能源301调查的做法是很不合时宜的。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是艰巨的任务,需要各国加强合作,在技术转移和知识产权上合作应该更加顺畅,实现合作共赢,否则很难取得成效。

  中国证券报:在您看来,目前我国新能源企业以及政府部门应该如何应对美国可能启动的新能源301调查?

  李俊峰:首先,政府部门以及协会都会努力做好应对措施,对申诉书中提到的问题用事实和数据进行回应和批驳,争取不让301调查真正启动。其次,我国的新能源企业也必须做好积极应对调查的准备,例如在接下来一段时间内,需要配合有关部门提供一些进出口的数据资料,同时在公司自身经营销售等微观方面,也要做好应对策略。

  整体而言,我们愿意采取积极沟通的方式处理这次贸易摩擦,不愿意看见双方最终都采取过硬的贸易措施。

  石定寰:应对美国301调查,一方面,新能源企业需要审时度势,制定灵活的应对策略;另一方面,我国政府部门也需要加强在政策法规方面的规范,多学习国际贸易方面的管理经验,避免因政策出台或废止方面的不规范问题被人诟病。记者 邢佰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