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国家电网公司北京¾¬济技术研究院副院长 胡兆光
在复杂的国际国内经济环境下,当前我国经济运行状况如何,我们的宏观调控政策是否需要调整?这是目前许多人关注的问题,笔者力图从行业用电指数的角度给予分析。
用电量是衡量经济发展的温度计
当今社会,电气化水平的提高使得各种经济活动几乎都离不开电,电力是国民经济发展中重要的生产资料及人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生活资料。1949~2006年美国全社会用电量与GDP的相关系数高达0.9856,我国全社会用电量与GDP的相关系数高达0.993。这反映出电力消费与经济总量在数学上呈正相关,用电量的变化及电力消费结构的变化也反映出经济运行及结构的变化。
电力作为一种特殊商品具有两大特性:即电力的生产、输送与消费同时在瞬间完成的特性及电力不可大规模储存的特性。这就要求发电和用电必须时刻保持完全平衡,这两大特征决定了电力生产、消费的实时性,以及与国民经济发展的同步性。
此外,电力数据是通过发电侧表计与用电侧表计的读数经校合而成,从而客观上保证了电力数据的实时行、可靠性及准确性。由此决定了电力生产、消费与经济发展的紧密相关性及电力经济在宏观经济研究中的重要作用。可以认为,用电量是度量经济发展的温度计,而行业用电指数则是该行业的用电增速与全行业用电增速之比。若某行业用电指数大于1,则说明该行业用电增速大于全国行业平均水平,其发展较快;若某行业用电指数小于1,则说明该行业用电增速低于全国行业平均水平,其发展较慢。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态势
根据此前国家能源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6月全国用电量同比增长14.14%,环比下降6.6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用电增速环比下降7.62个百分点。这是否意味着经济出了问题?影响用电增速环比下降有两个主要因素:去年同期的用电量(基数)及气候的变化。
去年,我国经济受到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前5个月用电增速全为负增长,去年5月为-2.47%,6月则转为4%的正增长,从工业生产来看,去年5月份第二产业用电增速为-5.24%,6月为1.4%,使得去年同期的基数增大,导致今年6月用电量增速同比增长相对较小,环比下降较大。此外,今年与去年相比,我国大部分地区雨水较多,气温不太高,空调用电量增幅不大。因此,6月的用电增速还不能说明我国经济运行中出了问题。
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电力消费的增速基本上反映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态势。图1所示:2008年初,用电量增速由15%左右一路下滑到年底-8%的增长,进入我国经济的严冬期。在投资的拉动下,2009年6月开始用电量增速由负转正。由于投资力度不断加大,电力增长急剧上扬,2009年11月全国用电增幅达到27.63%的高峰,形成了一个显著的V字形增长曲线。此后,又开始下滑到今年6月的14.14%。这条曲线基本上反映了我国经济增长的态势。预计这种趋势还会持续到年底,可能明年第一季度将会达到低谷。同样,这种趋势也不能说明我国经济中出了问题。从全年来看,它是理性的回归到合理的水平,避免大起大落 (详情见图1)。
投资会带动基础建设并形成新的产能。因此,投资与工业用电量成正比,而影响我国用电增速的主要因素也是工业用电量,其占全国用电量的75%左右。
影响工业用电的主要因素是重工业用电量,它占全国用电量的63%,占工业用电量的83%左右。图2显示我国轻重工业的用电指数:2008年8月以前,我国重工业用电增速基本略大于1,发展较快。此后,2008年12月达到低谷,重工业用电指数仅为0.88,转入低迷的冬眠期。2009年初,政府的投资拉动政策实施后,约有半年的滞后期,使得重工业用电指数在2009年9月以前,它是小于1的。随着投资项目的落实及传导,重工业生产快速上升,今年3月达到1.06以后,并逐步回落到今年6月的1.01。如果宏观政策及外部条件没有发生大的变化,这种趋势还会持续下去,回归到1附近。这说明我国经济发展正在理性回归的健康发展的阶段,从我国现阶段的经济结构来看,只要重工业能够稳住,我国经济就不会有大的波动。
轻工业用电指数经过大幅起伏后,今年6月也接近于1,其发展势头较好。当然,我国轻工业“较轻”,受外界影响较大,特别是国际经济形势对我国出口业影响较大,也不排除还会有大起大落的可能。
在此过程中,钢铁作为我国基础建设的重要原材料,去年产量达到5.6亿吨。钢铁生产用电量占重工业用电量的19%左右,它对重工业用电指数影响较大。如图3所示:2008年10月至2009年7月钢铁行业用电指数基本小于1,2008年底接近0.8左右,说明钢铁行业生产非常不景气。但2009年8月以来,钢铁行业用电指数急剧攀升,去年11月突破1.2,此后在1.1附近波动。显然这主要是去年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后续效用的体现。如果宏观政策没有突变,去年投资的效用会逐步弱化,今年年底钢铁行业用电指数会趋于1,甚至小于1,笔者认为这既是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也是减缓经济大幅波动的必然。
在制造业中,交通、电子设备制造业用电指数(详情见图3),去年下半年以来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用电指数大于1,这与我国电气化铁路及电动火车制造密切相关。预计今后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用电指数还会保持大于1的势头。今年3月以来,该行业的用电指数是呈上升趋势的,且在6月大于1.1。
用电增速的判断
应该看到由于去年各月用电增速是前低后高,在去年刺激经济的投资效用逐步弱化的情况下,若今后宏观政策继续保持相对的稳定性。那么,今年我国用电量增速会呈现前高后低的趋势,不排除今后几个月下滑较快,甚至在年底增长低于5%。但全年用电增长仍然会超过10%。不妨模拟年底增速降低,12月为2%,全年增速将会达到12.58%足以支撑10%的经济增长。因此,如果今后各月用电增速小于图4中的模拟数据,对我国今年经济增长都不会有大的影响。
根据以上分析,当前我国经济运行的基本面是好的,还没有发现明显的问题。虽然钢铁、有色等行业的用电增速趋缓,但仍然在超过20%的高位运行。由于去年前低后高的原因,今年会前高后低,即使今后几个月用电增速大幅下降,也是正常的。它既是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反映,也对节能减排有利。
我国是经济大国,基数大,实力大,其惯性也大,但经济增长大幅波动对我国保持持续健康又好又快的发展非常不利;对经济结构调整以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也不利。应该看到,我国宏观政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还是很大的,这也充分说明我国政府对宏观经济的驾驭能力。因此,今后保持相对稳定的宏观政策,避免经济增长的大起大落是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