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生物柴油跨国“碳交易”第一单近日在常州产生,江苏卡特新能源有限公司卖出2年约35.2万吨的二氧化碳核证减排量,收获281.67万欧元;同时,浙江慈溪长江风电公司也收到了60万欧元的“碳交易”汇款,这是他们去年挂牌的7万吨减排量的售价。两笔“碳交易”买方都是英国机构。
不用出产品,只需证明二氧化碳减排能力,就能获得一笔丰厚收入,这就是基于“清洁发展机制(CDM)”产生的“碳交易”。近年来,随着相关概念在国内普及,长三角越来越多的新能源企业试做“卖碳翁”尝鲜。
“碳交易”渐被企业认识
1997年12月,160个国家在日本京都签署通过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京都议定书》。《京都议定书》决定:在2008-2012的5年间,39个工业发达国家(如:德国、意大利、法国等)必须将排放总量在1990年的排放基础上再削减5.2%。为了有助于这些国家有效实现其减排承诺,《京都议定书》同时提出三个基于市场的弹性机制,其中就有清洁发展机制 (Clean DevelopmentMechanism简称CDM)。
在全球范围内,无论在哪里进行减排,效果都一样,但在发展中国家减排所需的成本与难度相对更低些。CDM模式的主要内容是,发达国家可以在发展中国家的项目中投入资金、技术,帮助其减少温室气体的排量,此后向发展中国家购买其减排量,这样,发达国家就能以比较低的成本完成减排任务。CDM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提供了一种商机,使温室气体的减排量可以作为商品在国际上交易,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CDM项目获得资金援助和先进技术。
慈溪长江风电公司2007年底要求碳指标上市交易得到国家发改委批准后,联合国能源环境署官员又进行现场勘查核实。之后,该公司的碳指标得以首次进入英国伦敦碳交易中心,进行公开交易。江苏卡特新能源公司董事长张伟明告诉记者,此次卡特的“碳交易”成功是无心插柳,2007年前对此还毫无概念。目前,卡特公司已形成年产8万吨生物柴油的生产能力,这些产品应用市场相当于每年减排17万吨二氧化碳当量。2010年5月,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准卡特公司生物柴油项目为国家清洁发展机制项目,最终达成了这个生物柴油“碳交易”第一单。其意义并不在企业拿到多少钱,关键是社会意义:一方面,可增加这个绿色产业的认知程度;另一方面,政府有一个好的政策导向,引导社会资金对该产业的投入,推动新能源产业发展。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