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能源>  正文

两岸新能源合作驶上快车道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08/05/2010 13:58:24   来源:中国经济导报   作者:宋阳

  “大陆正步入风电规模化开发阶段,具有较强的整机制造能力,巨大的市场潜力也正逐步显露出来。但目前,风电机组设计和制造的核心技术等仍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产业发展。而台湾地区具有较强的零部件设计和开发能力、较为成熟的国际营销渠道和经验,在技术、商务及人才等方面具有比较优势,今后两岸可以发挥各自长处,进行优势互补,展开长期合作,共同抢占未来产业发展制高点,提高产业的国际竞争力”,7月27日上午,在江苏南京召开的“两岸可再生能源产业合作及交流会议”上,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所长韩文科表示。

  在此次交流会上,双方参会企业签署了7项合作协议,包括合作共建两岸新能源信息交流平台、两岸可再生能源行业协会战略合作框架等。

  “后ECFA时代”里,两岸新能源合作新篇章正翻开新的一页。

  两岸互动已成必然

  “大陆要求2020年非化石能源在能源消费中要达到15%左右,同时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减少40%~45%。要完成这两个目标,除了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加快发展核电和水电,也要大力发展新能源,这是大势所趋。”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长李俊峰说。

  李俊峰介绍说,到2015年,大陆地区估计风电总装机将达到9000万千瓦,年发电量1800亿千瓦时;到2020年,估计风电总装机将达到1.5亿千瓦,年发电量约3000亿千瓦时。

  不难看出,未来20年内,风电将在节能减排领域以及提供绿色清洁能源等方面,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而这也为两岸的风电合作提供了广阔舞台。

  国家能源局副局长刘琦在会上表示,两岸可再生能源产业联系密切,相互融合形成区域优势的趋势十分明显,加强两岸在产业标准、检测认证方面的协调已成为必然要求。 

  “目前,两岸可再生能源产品特别是光伏产品,主要依靠欧美的检测认证,在产业发展上不掌握主导权。如果不改变这种局面,将不利于两岸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刘琦说。

  “新版龟兔赛跑”

  “龟兔赛跑的故事人人皆知,但如果打破思维定势,兔子和乌龟除了竞争外更有合作的可能——假如兔子想要过河,它就必须要学会借助乌龟的力量。”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施鹏飞用“新版龟兔赛跑”来比喻两岸风电产业合作面临的新机遇。施鹏飞强调,两岸风电产业不是竞争关系。

  台湾工业技术研究院副院长曲新生表示,两岸在可再生能源方面技术互补优势非常明显,例如,两岸在太阳光电的整个产量超过全球的50%,一旦联合制定出新能源产业标准,那将是全球新能源产业的主导力量,也将更快地促进两岸新能源产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