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纺织>  正文

文艺女端起冲锋枪(图)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08/10/2012 08:49:25

  余男与王全安的组合,原本会像张艺谋和巩俐、贾樟柯和赵涛一样成为影视圈内的经典搭档。自2008年两人分道扬镳后,这位擅长文艺片的女演员开始接拍商业片。拥有法语、英语两门外语优势,余男获得更多去国外拍片的机会。

  在北京机场遇到余男时,她一身黑衣,没戴墨镜,没有化妆,随便挽了一个发髻扎在脑后,正在寻找登机口。这完全不像是一个以演员为职业的女人,朴素得甚至比不上那些时髦的年轻姑娘。

  余男本人和银幕形象落差很大。在电影里,她撅着厚唇,肆意张扬浓烈的东方性感;在生活里,这个北方大妞淡如白开水。“电影里,我要绝对的关注;生活里,我要绝对没有关注。”余男说。

  在获得柏林金熊奖的《图雅的婚事》里,她是强悍、美丽的蒙古族妻子,要背着瘫痪的丈夫一起走才肯改嫁;在管虎的《杀生》里,她用眼神和肢体动作表现了女人骨子里的性感、妩媚;在暑期档大片《敢死队2》里,她混在一帮全世界最能打的大老爷们里,端起了冲锋枪。

  34岁的余男精通法语、英语。当她被《敢死队2》选中时,国外媒体说:“不管你是否相信,女人不再是男人暴力世界的弱者,她们照样可以端起枪对付坏蛋。枪杆子没有性别歧视。”余男跟第六代导演王全安拍文艺片出道,凭第二部电影《惊蛰》获得金鸡奖影后、法国巴黎电影节影后。2007年,她主演了《唐卡迷踪》,成为第一位在好莱坞接拍动作片的内地女星,随后又参演沃卓斯基兄弟导演的《极速赛车》以及《敢死队2》等。《纽约时报》一度认为她将是“巩俐、章子怡的接班人”,但她本人已悖离这个轨迹,熟练穿梭在小文艺片和大商业制作之间,按需找到更合适自己的位置。

  今年,余男有7 部电影上映,包括《杀生》、《敢死队2》、徐克导演的《抓猴》等。她马上要去南非,加入一位美国籍南非女导演的剧组,拍摄一部讲述黑社会的外语片。这是两年前的约定,她与导演互相没见过面,只看过对方的作品,但在网上聊得很投机。

  枪杆子没有性别歧视

  《敢死队》系列无疑是一帮动作片老男人的狂欢俱乐部。上一集里,女人只是这帮男人调情的花瓶,或者拯救对象。而在《敢死队2》里,长发余男穿着紧身衣,干练地站在这支男人队伍里。她扮演来自中国的Maggie,专门协助布鲁斯·威利斯的女队员。

  余男是在毫无准备、甚至极度匆忙的情况下,接下了这部影片。接到试镜通知时,余男正在泰国拍戏。当时,另一部好莱坞影片也需要她去试镜,也就是现在李冰冰参演的《生化危机5》。

  由于在泰国拍戏太累,余男一点心思都没有,不想去任何一个剧组试镜。半夜1点多拖着行李刚到北京,经纪人就告诉她:“《敢死队2》这个戏你必须去试,而且如果合适,3天之内就要开拍!”当天上午10点,她几乎原封不动拖着箱子又奔到机场,飞往美国。在机场,她收到10多页纸的全英文试戏台词。

  导演西蒙·韦斯特和余男对过台词后,发现对方基本没有准备,很生气:“怎么回事?你没拿到剧本吗?剧本不是这样的!”制片方在电话里与经纪公司互相责难,余男只能充当和事佬:“行啦,现在就开始试戏吧,你要什么?”试完戏,疲惫的余男直接回到酒店睡觉。第二天一大早,经纪人打电话过来,把迷迷糊糊的余男吵醒:“你赶紧收拾行李,明天就走,去保加利亚 ”

  一进保加利亚的片场,余男看见了一个硕大的电影棚,像上世纪40年代的纽约街,只是到处都被炸得破破烂烂。有人建议余男先去见下史泰龙。史泰龙当时正坐在一辆卡车里,准备去拍戏,身边有不少人扛着枪跟着车跑。余男对他说:“嗨,你好!”他说:“你好。我明天跟你聊,现在我要去‘杀’几个人。”用低沉的声音说完这句话,史泰龙就开着车走了。余男站在那里乐,觉得这个老先生很好玩。

  演员要赢得别人的尊重,最终还是靠表演。《敢死队2》拍摄期是2个月,第一个月里,余男都在接受动作训练,而整部电影的拍摄都在剩下的一个月里紧锣密鼓地进行。在《敢死队2》之前,余男只拍过两部动作片:一部是高群书的《西风烈》,另一部就是好莱坞电影《唐卡迷踪》。

  等她入组,才发现训练她的武术指导正是当年《唐卡迷踪》的武指,“还记得吗?当年我就说过你能打”。余男每天8 点开始训练,先热身2 个小时,然后接受各种不同的体能训练——跑步、功夫、侧踹、踢腿 每天回到房间,余男都像散了架一样坐在按摩椅上,一坐就是一个多小时。

  李连杰曾经说,拍《敢死队》对他而言就是放假,享受最好的待遇,跟一群大老爷们吃喝玩乐吹牛拍片。但他们对于余男的要求不同。“史泰龙希望我每一个动作都自己做,‘因为你年轻啊,我们年纪大了,所以都需要替身’。”余男说。剧组曾给余男准备了一个替身,但她连舞着棍子从高处跳下来都不行,于是所有人都冲着余男说:“你这么年轻,自己上吧, 肯定可以的。别学我们。”

  冲锋枪倒真没提前训练过,余男以前也没碰过。导演递给她这把枪说:“开始吧,这里面有12发,可以连发,准备好了就直接开枪打!”起初余男端着枪都觉得吃力,但她脸上很沉着,知道周围一群男人正看着她,时刻准备调侃她的紧张。拍完一条,导演跑过来问她:“你怎么开枪都不眨眼睛啊?”“真的吗?我没意识到,反正枪一响就会抖,有股后推的劲,握稳了就没事了。”余男认为这是很正常的事情。有人在旁边告诉她:“你知道吗?其实很少有人可以开枪不眨眼的,尤其是女人。”

  文艺女享受商业大片

  在《敢死队2》片场,每个主演都有自己独立的休息棚。起初,大多数人都不认识余男。余男坐在自己的棚子里,能听到别人在外边小声议论:“这个女演员整天坐在这里,什么话也不说。”余男便把头探出去,主动打招呼:“嗨,今天怎么样?”一来一去,大家就混熟了。

  余男看过很多电影,英文口语也相当不错,很快就和这帮男人打成一片。跟大多数成名的女星不同,余男没请过专业的外教。她奶奶是英语老师,所以余男从小外语底子就不错。她提前考上电影学院纯属意外,在大多数人看来,她本该进一个普通的综合性大学。

  刚进电影学院时,每到周末宿舍里的人就很少,经常只有余男一个人。没事干的时候,她就听外国歌,弄个书架放自己喜欢的书。她的表姐在北京读外语学院,两人经常一起玩。表姐找了一个留学生英汉对练,结果留学生的女朋友被晾在一边,余男就跟她聊天。女孩子学芭蕾,两人聊着还挺投缘,余男对英语也有了兴趣,干脆把表姐的专业书、专业录音都拣来用。那时候,别的宿舍同学过来串门,看她埋头学英文都觉得奇怪:“你要干嘛?准备出国啊?”

  “其实我没什么目的,就是解闷。但你不去找命运,命运就会来找你。”余男说。大学毕业后,余男去法国拍电影《狂怒》,突击学习法语。回到北京,她跟人合租房子,一起住的是个美国女孩,一句中文都不会讲。后来,又住进来一个法语很好的意大利女孩,也不会中文。三个人就这么住了好几年,余男渐渐地把法文、英文都说顺溜了。

  这两门外语优势,让余男获得比别人更多去国外拍片的机会。同时,拍文艺片出身的她表演爆发力强,个性和形象又很鲜明,有很强的塑造性。

  2008年,她与合作多年的“伯乐”王全安导演分道扬镳,经历事业和人生的低谷。按照原来的轨迹,她和金熊奖导演王全安的组合,会像张艺谋和巩俐、贾樟柯和赵涛一样,成为影视圈内的经典搭档,王全安新片《白鹿原》的女主角田晓娥,原定也是由她出演。但余男最终打破了这种格局,选择了离开,“我想要更多的自由”。

  此后,余男开始出现在一些商业片里——和吴镇宇搭档的《双食记》、宁浩的《无人区》、高群书的《西风烈》、徐克的《抓猴》等。在这些影片里,她并不突兀,而是自然地把自己调节到商业片的氛围里。文艺片还是她的长项。她刚刚在上海拍完了女导演李欣蔓的《亲爱》,而电影院还在放映她主演的《杀生》。她在管虎的这部电影里扮演一个哑巴寡妇,让人印象深刻。

  “这可能就是成长,我没想过自己能做到这些。但是不尝试,你不知道自己的潜能有多大。”余男说。

  分页: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