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一、剑南春(链接:http://v.youku.com/v_show/id_XMzI5NTY5NDUy.html)。体现产品的一支片子,用纯粹、优雅、尊贵三个关键词突显剑南春产品的特点,简明扼要,每个关键词之后再各用一句文案进行丰富;聘请知名表演艺术家——李幼斌代言——他同时贴合该产品的消费人群,让这位中国著名演员、有成就的人说出剑南春是“我的首选”;以“中国白酒价值典范”结尾,拔高产品与品牌。该片对于打算拍摄体现产品为主的片子,有一定启发,但是如果未请名人出场“压阵”,推广产品的力量会偏弱。
其二、中信银行(链接: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wqmttAPHziI/)。“信”这个字对于银行非常重要,可以联想到信誉、诚信、信用、信赖,对于“中信银行”尤其特别——在国内大型银行名称中唯独它还有一个“信”字。这支片子表现的场景一般,但是通过信念、信赖、信心三个涉及“信”字的关联词,三个对应的场景重复强调了“信”字,与结尾“中信银行”产生了美好的呼应。用一个重复的关键字,有效强化了人们的收视记忆。
其三、中国移动(链接:http://v.youku.com/v_show/id_XMjE4NDkzMTEy.html)。看到这支广告,笔者坚信了文字还是可以打动人心,先来看下广告文案。
人生,如何面面出色
不因为激情,就不懂得温情
不因为掌声,就听不到心声
不因为敢于承受,就疏于享受
做人生的赢家 我能
此外,就笔者看来,这支广告有一点瑕疵。在“不因为掌声,就听不到心声”这个场景,一位成功女士举起奖杯,从手机里看到举起画的女儿。这一句与前一句,都体现了抽出时间对家人的关心,但是面窄了,如果把“女儿举画”换成“一群员工在招手微笑”,体现倾听员工声音的场景,似乎更完美了。
除以十
可是,到了消费者那里,则未必如此。这里存在一个“一头多一头少”的差异现象,在品牌管理中心这边多,在消费者那里少。举例来说,某公共关系部一年进行了6次全国性卓越有效的策划与传播,在他们心中的一个数字是“6次”;此次传播在湖北省,假设选择了某发行量过百万份的大报,每份报纸假设有效阅读人数为2,一年6次宣传,比去约5700万人口,约21%的人口阅读到了相关信息。在消费者那里的数字是“21%”,这已经连随手翻看可能压根没看见某品牌信息的读者。年度全国各省放在一起的样报与覆盖率“相比”,差距则更加“悬殊”。有时候看到广告片年度总共投放了XXX次、某频道每天覆盖多少人群,笔者在想,央视有多少个频道,还有多少家卫视,还有多少人不看或少看电视?同样地,在我们这边是很大的数字,在消费者那里可能就是不太多的实际收视数量。
这个差异现象会让我们产生错觉——我们已经做得足够好、足够多,其实还远远不够。如何减少这种错觉,那么请品牌管理中心的成员,把自己的工作回顾(数据)“除以十”,从而意识到还有更多的消费者等待我们去推广。
一本内刊
行业观察部分包括了:纺织服装产业转移浪潮下崛起的中部四省——安徽兴建服装产业基地、江西发挥集群效应,女裤拉动服装产业的河南、时尚内衣崛起的湖北等多个维度报道,资料来源于十多份行业刊物及大报的梳理与综合;产品信息化、市场经营信息化、企业管理信息化、品牌建设信息化,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从TYPICAL2011新闻热点盘点,清晰看到了“西安标准”一年的脉络,内容丰富、行文流畅;每季专题“2011年缝纫机械行业运营情况”,以“先抑后扬”、“压力动力”、“内冷外热”、“规律理性”、“绿色”、“提升分化”、“理念风尚”等多个篇章,进行系统阐述,达到甚至超越了专业管理咨询公司出具的年度报告;首开行业代理先河、广告语征集、热心服务客户、五位员工工作事迹等品牌故事,点滴记录了品牌与企业的故事,真实细腻,所以感人……
笔者在此内刊中五处贴了小标签,一起来翻开。
其一,“标准杯”全国缝制机械行业职业技能大赛,覆盖全国二十多个省区,吸引近千名选手参赛——报道中提到了前瞻性赞助活动,中捷缝纫机股份(杰克)连续五年独家赞助“中国服装品牌年度大奖”活动;其二,广告语征集,北方地区的总代理马连玉发来信笺:谨以此奉献给伟大的标准事业——您的满意,我的标准。笔者倒不是十分在意“您的满意,我的标准”最后入选,而在前半句“伟大的标准事业”。分公司小丁热心为客户提供建议,并在工艺上给予帮助,回应感谢时表示,选择标准就是,“您的满意,我的标准”,大家笑了,这句广告语记下了。其三,装配线员工凌松在公司的成长历程,生动地反映了“装配青春梦想”;其四,《跟着安踏的运动节拍》一文提到“从模仿到超越”、“做掌控产业链的一把好手”,分析颇有几分到位;其五,2003年10月,安踏在福建长汀设立生产基地,TYPICAL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以当时的市场价全部收购厂里待更新的机器,用以置换TYPICAL的新机器。“就这样,TYPICAL电脑平缝机第一次进入这个运动服装名企,而且一次就是400台”。
就这么一本内刊,向笔者充分传递了“西安标准”的软实力与好美誉、严谨与规范的管理,一流的企业与品牌形象,它是有格局的、有深度的,可亲近的,值得信赖的。
陈士信先生,运动品牌观察员。 任职于国内领先男装公司之品牌市场中心,对品牌经营战略、品牌推广策略、定位、策划与竞争策略、传播有独到之见解,尤其关注体育用品行业,关注公司发展战略与策略、企业管理。许多作品及观点刊载于《第一财经日报》、《南方都市报》、《湖北日报》、《南都周刊》、《时代周报》、《商务周刊》、《销售与市场》(体育版)、《中国纺织报》、《中国制衣》、《国际广告》、《经理日报》、《上海经济》、《服饰导报》、《现代企业文化》、《广告大观》、《鞋世界导刊》、《信息导刊》、《理财》等纸媒及新浪网、网易、第一营销网、腾讯网、慧聪网、MSN中国、中国服装网、凤凰网等主流网站,世界工厂网、华夏体育网、全球品牌网、中国广告协会网、品牌中国网、环球鞋网专栏作家。
电邮: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