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洲针织公司的中水回用系统
宁波研发园区已集聚起200余家研发机构
范剑平
传统服装产业进军太阳能光伏产业
加快推进产业升级,构筑现代产业体系,需要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从宁波实际来看,“十二五”时期,经济发展中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素质性问题将会继续显现,发展要素制约、节能减排压力越来越大,粗放式、外延式增长模式将走向尽头。
传统优势逐渐弱化,后发优势尚未跟进,在这个重大的发展转型期,我们需要通过制造业转型升级为服务业发展提供新空间,同时以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推动制造业加快升级,共同推进产业升级取得突破性进展。
在这个过程中,要充分运用市场“倒逼”、行业“互逼”,促进企业形成“自逼”机制,主动走依靠科技进步、管理创新、节能减排的转型升级之路;也要加强规划引导、公共服务、政策扶持、环境优化,充分发挥政府在产业发展中的统筹协调作用。
这个过程,要高度重视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制定严格的产业准入标准体系,规范产业准入门槛,大力发展绿色制造和低碳工业,提高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这个过程,还要以改革创新推动科学发展,以体制机制创新化解发展瓶颈,以开放引导要素资源的优化配置,不断增强产业的综合竞争力。
这个过程,也是一个兼具创新性、开放性、融合性、集聚性和可持续性特征的现代产业体系形成的必经之路。
权威声音
国家信息中心首席经济师兼经济预测部主任范剑平:
要出口汽车,不要出口钢坯
靠着港口的便利,我们把铁矿砂运进来,把煤炭运进来,进行简单的加工后,把钢坯卖给世界各国。通过这种粗放的加工方式,我们赚到了不多的钱,但是把污染都留了下来,这不是科学发展。我们为什么不能把产业链进行延伸,把价值链进行提升,比如把钢坯做成船舶、做成汽车再出口呢?
所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首先要对传统制造业进行提升。依托深水港口发展石化、钢铁等重化工业,几乎是中国每一个港口城市都会选择的方式,并且在过去的发展阶段,为地方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现在,国内外发展环境发生了变化,我们的思维也要跟着转变。
要出口汽车,不要出口钢坯,就是这个道理。去年7月,国家取消了包括部分钢材在内的406种商品的出口退税,就是体现了这种政策导向。宁波提出要择优发展临港工业,充分评估资源环境容量,基地化、循环化、高端化发展,这是值得肯定的,也是以后的发展方向。
那么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出路在哪里呢?我们知道,中国的人口红利正在消失,服装、家电等产业的竞争优势正在弱化。但是从这些产业的生命周期来看,结合我们的国情,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这些产业还将继续存在。对于宁波企业来说,关键是要走专业化的道路,在某些品类上形成独特的竞争力,做全国甚至全球的“单打冠军”。要记住,只有夕阳技术,没有夕阳产业。我们要淘汰的是落后技术,而不是某一个产业。
宁波提出了8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这是有前瞻性的决策。从发达国家走过的路来看,没有一个国家在工业化完成以后,还能把所有的产业保留下来他们留下来的,都是别人无法替代的产业。那么,哪些产业是我们未来的发展重点,哪些产业会成为我们未来的支柱产业?国家层面已经确定了7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这些产业,就是我们以后要留下来的产业。对于大多数宁波民营企业来说,不大可能直接去主导这些产业,但我们要有发展的眼光,力争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上的一环,学会与巨人共同成长,与技术共同成长。
我想特别提一下宁波的海洋经济,这是宁波的优势产业。浙江发展海洋经济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浙江海洋经济的重心在宁波。要加快发展海洋制造业,充分发挥港口资源优势,优化产业空间布局,提高科技含量,推动循环发展,努力成为国内一流、国际领先的临港产业基地。要坚持引进与培育并重,重点发展石化成套设备、核电设备、风电设备、海洋环保设备等海洋装备制造业,推进海洋清洁能源建设。
民间期待
浙江洋普重机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卫文:
不要让宁波的造船业成为“壳工业”
在加快推进产业升级五年行动纲要中,洋普重机的名字被数次提及,这让我们备受鼓舞,又感到肩头的责任重大。船舶工业是宁波重点发展的临港工业之一,这几年,宁波造船业蓬勃发展,但是其背后隐藏着“壳工业”的尴尬船用柴油机装船份额低、主机制造企业少,成为宁波乃至全国造船业的通病。
正是看中了船舶工业的发展前景和船舶动力的“短板”,我们在2年前与德国MAN等世界一流的柴油机生产企业合作,进军大功率低速柴油机行业,并于今年3月成功下线了第一台产品,一举填补了国内空白。我坚信我们中国人可以造出世界一流的柴油机。
现在不少传统制造业面临“用工荒”,但我们没有这方面的顾虑。因为船舶工业是技术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产业,劳动力成本在综合成本中的比重很低。不过在以后的发展中,我们必定会碰到以下几方面的问题,希望引起政府部门的关注。
首先是要素保障问题,包括土地、用电、资金等要素,无论从海洋经济的角度,还是装备产业的角度,船舶工业都值得政府在要素保障方面进行倾斜。
其次是人才引进。我们会陆续引进一些国际国内顶尖的研发团队,也会引进一批高级蓝领,但是现在宁波的生活成本有点高,希望政府部门能够营造一个更好的人才引进环境。
再次是产业配套的问题。目前我们发动机的本地配套率还比较低,希望通过政府的政策引导,在周边加速形成比较完善的船舶配套产业,这会让我们的产品更具竞争力。
太平鸟集团董事长张江平:
把服装当作创意产业来做
在有些人眼中,纺织服装是落后产业的代名词,但我们坚持认为,作为宁波传统优势产业的纺织服装业,不但不是夕阳产业,还是一个前途无量的新兴产业。认真研读了《宁波市加快推进产业升级行动纲要》后,我们更加坚定了这种信念。
在过去几年中,我们一直希望把服装当作创意产业来做。从制造环节突围以后,努力向产业链两端延伸,在上游的设计和下游的营销环节重构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这种转型已经初见成效,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我们保持了年平均40%以上的增长,成为中国服装行业“创意时尚”模式的代言者。
传统制造业,特别是以劳动密集型和利润微薄著称的服装业,要实现转型升级其实并非易事。回顾我们这几年走过的路,我认为这种调整首先要把握时尚理念,突出文化创意,产品常新,市场常新,以强大的设计能力来引领时尚,向市场提供高附加值产品。
其次要把握现代信息技术,对信息流、物流等进行最大程度的整合和优化配置,形成市场快速反应机制。此外,还要强化营销、品牌运营等体系,放大研发设计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和效益,差异化发展,加速从产业链低端到高端进化。
它山之石
深圳:以“深圳质量”引领发展
深圳市立足自身优势,不断破解发展瓶颈,针对土地、资源、体制机制等方面制约,提出从“深圳速度”、“深圳效益”向“深圳质量”迈进的重大发展战略,以制造业和服务业双轮驱动,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一是大力发展以自主创新为特征的高新技术产业,打造全球电子信息产业基地,重点推进深圳国家创新型城市重大项目建设。
二是大力推进现代金融、现代物流、服务外包、会展和文化创意产业,积极打造全国金融中心、全国物流枢纽城市、国家服务外包城市和亚太地区最具活力和竞争力的国际文化创意产业中心。
三是积极打造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力争经过10年努力,建设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服务业集聚中心、亚太地区重要的生产性服务中心。
新加坡:港城互动促进产业升级
港口和城市是一个有机的区域经济体,城市经济发展是港城互动发展的内在推动力,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港城互动发展的外在拉动力。新加坡正是凭借港口资源优势,实现了从单一的转口贸易经济到面向出口的产业结构升级,建立了多元化的经济结构。
一是加强中央商务区建设,提升信息化应用水平,大力发展商业、技术和专业服务,吸引跨国企业集团设立区域总部机构。
二是推进商业模式创新,优化升级本地产业,推进本地制造企业与国际跨国企业建立直接的合作关系,广泛开展虚拟制造,提升国际资源的优化配置能力。
三是实施“走出去”战略,完善国际市场的营销网络,鼓励企业到国外投资,设立促销据点或参加国际直销、特许经营等活动。
上海:构建服务经济为主导的产业体系
近年来,上海按照高端化、集约化、服务化的原则,推动“三二一”产业融合发展,加快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产业结构的发展方针,大力推进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优化产业布局,加快构建以现代服务业为主、战略性新兴产业引领、先进制造业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不断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努力打造“上海服务”和“上海智造”。
重庆:抓住产业大项目“牛鼻子”
重庆瞄准世界高端和国际前沿,以引进战略性重大项目为突破口,抢占产业制高点。大项目的孵化、带动、激活效应,已成为推动重庆转型升级的强劲动力。引进一个大项目,消化、吸收、创新其技术,从无到有地孵化出一个产业集群,从而占领新兴产业的制高点这种“龙头带动、技术跟进、园区承载”的“孵化效应”,已成为重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核动力”。
读者互动
活动参与方式:1、传真:0574—87685129;2、电子邮箱:lgjk@cnnb.com.cn;3、登录中国宁波网(www.cnnb.com.cn)“破难促调、创新开局、全面推进六个加快”专题留言。
策划
经济新闻中心
本版撰稿
朱 宇 杨绪忠 朱军备
摄影
严 龙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