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纺织>  正文

时尚界频繁上演轰动的交接戏码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2011年4月6日

  替代与被替代一直都不是时尚界的新鲜事,但是话说回来,过度密集的人事变动也不是时常会发生的事。不料,在新世纪第一个十年结束时,时尚界再次频繁上演了轰动的交接戏码。

最新的Dior秀场上,谢幕时不见Galliano,而是由众多工作人员组成。

  2月25日,John Galliano下课,一场关于继任的风波即将开始……

  2011年2月25日,四大时装周马上要进行到最后一站——巴黎,此时从Dior官方传来消息称首席设计师John Galliano已被停职。原因是他在前一天晚上于巴黎马海区一家名为La Perle的酒吧和顾客发生了争执,并用带有严重种族歧视的语言辱骂了对方。事情一出,Dior方面几乎与各大媒体报道的速度一样及时,立即宣布了对Galliano的停职声明。然而这一决定却招致了许多人的质疑,大家认为Dior太过无情,甚至还未调查清事件始末就一味听信报道撇清自己与Galliano的关系;也有人认为这不过是Dior想要炒掉Galliano的导火索,也许挑起事端的人本来就是被故意安排的,Dior似乎根本不想为他隐瞒或掩盖什么真相,反而很快地将他踢出了自家大门,任由其自行承担后果。

  这样的声讨没过几天,网络上曝光了Galliano本人在去年同样地点辱骂酒吧顾客的视频。在视频中,他毫无避讳地大放关于种族歧视的厥词。这无疑是他在24日晚涉嫌侮辱控告的有力证据。瞬间,舆论对Galliano的同情也迅速降到了最低点,3月1日,Dior对外宣布Galliano被正式解雇。

Arnauld、Galliano、Tisci,这三个名字在最近的时尚新闻中会频繁出现。

  一切看似都来得太快,执掌Dior近14年后的今天,Galliano应该万万没有想到自己会以这种方式离开,甚至连最后一次道别谢幕的机会都没有……

  这不禁令人想到22年前,时任Dior创意总监30年的Marc Bohan被老板Bernard Arnauld勒令炒掉的命运,老东家如此决绝未免让人唏嘘,但是祸从口出,不得不说这一切也都拜Galliano自己所赐。种族歧视已经是敏感话题,更何况还涉及犹太人。曾坐在白宫特设记者专座近50年的Helen Thomas因为一句不当的犹太种族言论也得被迫退休,更何况是宣扬纳粹的Galliano。

  在巴黎时装周Dior的秀场上,官方给出了看似完美的解释,秀开场前Dior总裁Sidney Toledano 发表了简短的声明,其中的重点是,“创办人Christian Dior先生的姐妹曾被关在集中营,而且Toledano本人也是犹太人”。由此人们对他是否还能为Kate Moss设计婚纱也提出了质疑,因为Kate Moss的婚礼是由Topshop的老板Philip Green埋单,而后者恰巧就是犹太人。

Franois-Henri Pinault执掌着PPR集团。

  如期上演的Dior秀结束时没有了Galliano本人戏剧性的谢幕,取而代之的是工作室幕后成员集体亮相,而这个庞大的团队将由谁来接替带领则成了大家关心的下一个问题……

  回想起来,上一次改变时尚界格局的颠覆性接替事件发生在7年前,而因此所造成的连锁反应直至2007年才算告一段落……

Gucci的设计仍带有Tom Ford的痕迹。

  2004年,与Galliano如今被辞同等轰动的新闻便是Tom Ford离开PPR集团。一人执掌Gucci和Yves Saint Laurent两大品牌的Ford让老板Fran?ois-Henri Pinault倍感压力,董事会上下唯恐Ford会联合Gucci执行总裁Domenico de Sole夺权篡位,不过结果还是以二人退出PPR告终。但是这并不意味着Gucci就能迎来一帆风顺的春天。在经历了延续Ford风格的Alessandra Facchinetti以及叫好不叫座的男装设计师John Ray之后,继任者Frida Giannini似乎也并不能令所有人信服。

  就在同一年,PPR的竞争大敌LVMH集团也出现了变动。让Céline大幅盈利的设计总监Michael Kors宣布将不再与LVMH续约,专心经营个人品牌。很快,Arnauld似乎就对Céline失去了兴趣,相继任命的两位设计师Roberto Menichetti和Ivana Omazic接替效果都不尽如人意,他们都是品牌崭新开始后的失败领导者,此后,Céline日渐黯淡,受关注和重要程度与Michael Kors时代不可同日而语。

  精明的Bernard Arnauld也许会用最省钱且省事的办法,从集团内部解决人选,曾有人推测会是和Galliano同年入主LVMH的Marc Jacobs,但目前的候选名单上被认为最有可能的则是Givenchy的艺术总监Riccardo Tisci。和后者相比,Marc Jacobs之于Louis Vuitton毕竟重要得多,一个是超级赚钱机器,另一个则还徘徊在盈利与否的边缘,Arnauld完全明白该如何权衡个中厉害关系。不过撤走了Tisci后的Givenchy又该何去何从呢?在品牌最走红的时期更换设计师也形同走钢丝,一旦失败就会重蹈当年Alexander McQueen接替时的覆辙。无论如何,Dior都将迎来一个与众不同的“新面貌(New Look)”。

传闻Tom Ford要与Carine Roitfeld一起入主YSL。

  事实上,在这些辞职疑云的背后,总有两个抹不去的名字Arnauld与Pinault,这两个人分管世界排名第一的奢侈品集团LVMH以及排名第三的法国PPR(巴黎春天),他们几乎控制了时尚业界……

  《纽约时报》曾旁敲侧击地评论道:“两个人一个巧舌如簧,总是承诺却从不兑现;一个温文尔雅,看似友好实则充满了双子座的善于伪装,二人分管着全世界最大的两个奢侈品集团,亦是全世界人尽皆知的商业宿敌。”当年,Arnauld想要强购Yves Saint Laurent,迫在眉睫时,后者只好主动请求Pinault帮忙化解危机。最终,Saint Laurent也顺理成章归于PPR名下。随后二人再次交手,在Alexander McQueen为了Givenchy的接替位置和Arnauld大发脾气之后,McQueen宣布与LVMH决裂,此时Pinault便看到了商机,好心将其收至旗下,他购买了Alexander McQueen 51%的份额,而事实证明Pinault的眼光也绝对没错。虽然在品牌交易上两人总是你来我往,招招皆有对策,但当遇到内部问题时,谁能更胜一筹才显得尤为重要。

  不得不说,Arnauld始终有其令人佩服的地方,自当初低价购入LVMH股票成为其总裁之后,Arnauld就一直显示出了惊人的眼光和对旗下品牌的掌控能力。最佳的案例莫过于Céline,曾经糟糕的经营状况在他钦点Phoebe Philo成为创意总监后得到了翻天覆地的改变。Philo仅用两季就让Céline重返时尚界顶端。但愿Arnauld会利用自己对Dior的偏爱让它避免经历一场“新面貌”下的失败。

  现如今,对于John Galliano的继任者,呼声最大的当属刚刚重振Givenchy的设计师Riccardo Tisci。唯恐天下不乱的英国博彩公司甚至为本次继任风波开出了赌博赔率,领跑前几位的分别为:Riccardo Tisci,5赔4;Alber Elbaz ,3赔1;Roland Mouret ,7赔2……另外,来自巴黎的灵通人士指出,Riccardo Tisci会是最后的赢家。无论如何,这些将成为日后被不断津津乐道的话题。

  有时候,传闻也不代表就是毫无可信度的编造。尤其是在时尚界,从传言到事实的例子屡见不鲜。比起娱乐圈来说,媒体对时尚界似乎从不爱报道捕风捉影的事。

前法国《Vogue》主编Carine Roitfeld辞职原因至今不明。

  比如今年年初的首枚重磅炸弹——Carine Roitfeld辞职。自古以来,作为《Vogue》各版的主编,除了被炒或被替,自己主动辞职的可算屈指可数。Roitfeld在接受Cathy Horyn的采访时说道:“我已经做了10年,并且已经有了一些成绩,我想,是时候考虑去做点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了。”

  话虽如此,但在主编位置上坐了刚10年,与Francine Crescent(在位19年),Edmonde Charles-Roux(在位12年)等前任相比并不算长,现在决定离开难道真的是为了去做喜欢的事吗?辞职的答案虽然版本众多,但时尚媒体播报的准确度还是不容小觑,有人揭示Roitfeld其实并非主动辞职,而是被康泰纳仕集团炒掉的。至于事出原因,有可能是得罪了Arnauld(又是Arnauld!)。他对Roitfeld把(2010年12月至2011年1月号)整本杂志都用来介绍Tom Ford重返女装界的做法大为不满,认为损害了LVMH旗下品牌的利益,所以斩草除根从不手软的他希望能让Roitfeld下台。无论爆料或猜测都止步与此,也许Condnest采纳了Arnauld的意见,但却没有接受他的方式,选择主动辞退,而是给Roitfeld施加了更多限制,作为一个“非常叛逆且极度渴望自由”的人来说,Roitfeld最终选择了自递辞呈。

  Roitfeld的落幕带来了另一个人的崛起——法国版《Vogue》的前时装总监Emmanuelle Alt,她成为最佳接任者。两人2000年共同入职,十年过后,改变的不仅仅是职位,还有她们彼此的友谊。在分别接受Cathy Horyn的采访后双方都表示,经过这场主编易主的事件后,两人现在已经不说话了……

前《T Magazine》的主编Stefano Tonchi如今已经入主《W》。

  其实,替代与被替代一直都不是时尚界的新鲜事,但是话说回来,过度密集的人事变动也不是时常会发生的事。一切都从去年年初开始,首先是《T Magazine》的主编Stefano Tonchi取代Patrick McCarthy,入主了后者服务近25年的《W》杂志。而McCarthy的无奈离别也成为时尚界延续至今,轮番上演交接戏码的前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