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纺织>  正文

“讼棍”LV 将遭“卡扎菲”式打击 (图)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2011年3月22日

  这世上恐怕再也没有一个奢侈品牌如Louis Vuitton(路易威登)这般爱和人打官司了,如果你上百度键入“LV 诉讼”你可以轻松搜出66万多条信息,这还是中文搜索网站得出的结果,在国外网站的信息可能还要数十倍于这个量。

  最近爆出的新闻是,人们终于对Louis Vuitton(路易威登)无休止的律师信忍无可忍了,即使是奢侈品中的三大寡头之一,当它引起公愤时,这样的结果亦难以避免。事情要从2007年说起,丹麦艺术家NadiaPlesner组织了一个名为“SimpleLiving”的运动,以提高人们对达尔富尔的种族灭绝意识,并且筹集资金帮助“DivestforDarfur”组织。2008年2月,Nadia Plesner收到一封从巴黎路易威登办公室发来的信件,要求他立即结束此项运动,并支付每日2万美元的侵权费,因为Louis Vuitton(路易威登)认为,他们的产品被绘制在这张海报上。

  针对Louis Vuitton(路易威登)的强权和越来越严重的贫困问题,今年3月终于有组织发表讨伐声明,不过无奈于Louis Vuitton(路易威登)的“讼棍”造型,这个组织选择了匿名。但是这个匿名组织所发表的言论却掷地有声,他们一方面谴责Louis Vuitton(路易威登)对经济的破坏,另一方面表示将鼓励购买Louis Vuitton(路易威登)手袋的复制品,把它们分给无家可归的人们。因为如果你的姐姐拥有一个旧的包包,那么当然它也同样能起到良好的作用。

  这样的操作方式无可厚非,但是他们的另一行动就有些如同PETA(善待动物组织)那样极端了,因为匿名组织表示将同步散播Louis Vuitton(路易威登)的负面信息。将“Louis Vuitton妓女”输入进Google,针对Louis Vuitton涂鸦,在他们的店门前放一些苍蝇。因Louis Vuitton(路易威登)侵犯了他们表达艺术的自由。“我们不会原谅,我们不会忘记。期许我们所做的。”

  正所为种瓜得瓜,种豆得豆,Louis Vuitton(路易威登)所遭遇的前所未有的危机,正如利比亚的卡扎非上校一样。其实,仔细研究一下Louis Vuitton(路易威登)的诉讼史就不免得出结论,其今天所遭遇的“恐吓”纯属活该。因为在Louis Vuitton的诉讼名单里不但有Google这样的大公司,也有中国一些买包包的小店,当然还有一些媒体杂志。

  LVMH集团于2003年首次在法国起诉Google,对Google将搜索引擎中的关键字“Vuitton”高价卖给他人的行为表示不满,认为如果有人在Google引擎上输入“LV”,出现的搜索结果里就会有竞争对手产品的广告,甚至还有销售假冒路易威登产品的店铺信息。巴黎中央法院最终以商标侵权罪判决Google总部向欧盟支付30万欧元赔款。法国最高上诉法院随后将此案移交设欧洲法院。不过,审判的结果以Louis Vuitton(路易威登)败诉收场。

  这样的诉讼事件在国外当然是新闻头条,不过在中国引起轩然大波的却是另外两件事。一件是2002年一个叫王军的中国商人成功注册英文“LOUYIVEITEN”和中文“路易威登”商标,并于 2003年10月8日被授予获得LV手提袋外观专利权。经过一系列关于商标和专利使用权的官司之后,LV完败。但是,当中国商人想通过这个商标要挟Louis Vuitton(路易威登)并从中获利的时候,遭到了Louis Vuitton(路易威登)的强势阻击,不知道是因为其金钱公关还是其他原因,在几审之后的2008年判决王军不得再使用涉案的“LV”外观设计专利产品。而对于“路易威登”的中文商标专利权也没有再提。

  分页: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