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月份以及前8个月的各商品期货交易量相比去年同期,郑商所棉花期货分别以增长625%、1183%居于首位。自今年9月7日以来,棉花期货日成交总量连续超百万手(每手5吨),10日持仓总量则超过40万手。
“在所有农产品中,我们现在最看好棉花,已把大部分资金投入到棉花期货中了。”在10日的论坛上,记者听到很多与会的期货公司负责人这样说。
从9月7日开始,郑商所棉花合约单日交易量连续突破100万手,也就是250万吨,相当于我国全年棉花产量的1/3左右。“自棉花在郑商所上市之后,我就有一个心愿,或者说是一个信念,郑棉的交易量要超过纽约期棉交易量。而本周,这个历史时刻终于到来了。100万手的交易量与纽约期棉历史上单日最高交易量相比要高出30%。”路易达孚(北京)贸易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陈涛兴奋地表示。路易达孚是国际四大粮油商之一——路易达孚国际集团在大中华地区的子公司,该公司在中国的业务量已达到350亿元。
陈涛在论坛上谈到:“我们都知道,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棉花生产国、消费国,也是最大的棉花进口国,还有我们身上的赌性,中国期棉的交易量没有理由不超过纽约期货交易所。”记者注意到,本月7日,郑棉全部合约成交量突破百万手,达到105万手,持仓量达到35万手,其中,主力1105合约的成交量达到73万手,持仓量近21万手。至13日,郑棉全部合约成交量已经达到118万手,仅主力1105合约成交量就达到101万手,持仓量32万手。郑商所总经理助理张静也在论坛上表示,今年以来郑商所棉花期货总成交量已超1亿吨,同期纽约交易所成交近7000万吨。
如今棉花已与白糖一起成为郑商所这一国内首家期货市场试点单位的“当家花旦”。“对涉棉企业来说,研究和参与期货市场是必须的,路易达孚全方位推崇利用期货市场规避风险,我们在现货市场上的所有交易都在期货市场进行了风险对冲。”陈涛说。
“如此之高的棉价10年一遇,就如同在悬崖边跳舞,随时可能发生风险。在这种情况下,利用期货市场规避风险是涉棉企业的较好选择。”中储棉花信息中心信息总监冯梦晓在分析棉花期货市场如此火暴的原因时认为,“今年的棉花行情与去年相差甚远,去年的棉花价格是先低后高,而今年的行情在没有摆脱国际金融危机阴影的情况下,棉价已站到了1.8万元/吨、1.9万元/吨的高点。”
陈涛认为,在当今高棉价的情况下,棉花消费者可以通过期货市场锁定生产成本,棉花生产者可以利用期货市场确定售出价格。而且,目前的棉花市场出现供应紧张局面。“紧张到什么程度?你在8月份下订单进口棉花,已经买不到12月到港的棉花了。”陈涛表示,如果涉棉企业有意识、有能力利用期货工具,就能避免此类情况给企业经营造成的损失。
期货市场是高风险市场,但期货市场并不仅仅是投机场所,我国建立期货市场主要目的是为实体经济提供风险规避工具。如今,在以外资为主导的国内油脂产业中,90%以上企业都能成功利用期货市场,规避价格波动的风险。
近年来,郑州商品交易所市场规模稳步扩大,市场功能日益发挥,市场影响不断增强。从市场的成交量和成交金额来看,棉花期货上市以来,棉花的交易量和交易额呈上升趋势,截至今年8月底已累计成交棉花期货合约1.09亿手,成交金额超过了8.33万亿元。
棉花产业不确定性 反衬期货套保优势
棉花是重要的经济作物,也是事关国计民生的重要战略物资,国家宏观管理部门高度重视棉花产业的健康发展。农业部种植业司马淑萍副司长表示,目前,我国棉花产业面临的难题较大,国家稳定棉花产业的难度也在增加。客观地讲,棉花产业发展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更加突显期货套期保值的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期货品种的发展。
目前,国内棉花的比较优势在减弱,棉花作为工业原料产品和粮食比,性价比不如粮食。棉花价格的大起大落使棉农对棉花生产没有一个好的预期,势必损伤棉农的积极性。而且棉花用工较多,是小麦种植的4倍,玉米种植的3倍,水稻种植的2.5倍。棉花如此大的用工量,令棉企适应不了当前大量劳动力的转移,而棉企的劳动力结构更适应不了当前产业发展的需求。
分页:1 2 3 下一页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