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纺织>  正文

海宁皮革城 “收编”阳光家居城?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06/23/2010 10:12:35   来源:扬州晚报

  对于广陵区曲江街道办主任蔡鸿来说,扬州先锋海宁皮革城进驻阳光家居城,或许并非每一个业主都会同意,但却是一场必须完成的招商。

  2002年至2010年,这是一个房地产投资的黄金8年,然而,这8年来,阳光城478户业主不但没有拿到预期收益,至今本钱尚未收回。

  在业界看来,阳光家居城广场依傍古运河,面向东区腹地,商业地势不可谓不利,而时至今日却仍是一个不瘟不火的商圈,这其中与阳光家居城的衰败密不可分。

  阳光城改行

  家居城或变海宁皮革城

  “6月20日起,阳光城关门大修”。

  这张杂志一样大小的维修公告贴在戗牌上,放在阳光家居城大门口,实在是不招人眼,然而对于阳光城478户业主来说,其意义非同小可,意味着多年来瘫痪状态的阳光家居城或将迎来新的主人和希望。

  今年“4·18”后,一则海宁皮革城入驻阳光城的消息已在业主间流传,而这则公告显然证明了传闻即将成为现实。

  昨日,记者赶到阳光城看到,自动电梯已经停用,过道上堆放了不少杂物。除一楼门面房外,所有店面门闸深锁。2.8万多平方米的家居城内,空无一人,甚为狼藉。

  对于皮革城进场承租之事,阳光城业主委员会主任刘龙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予以确认,“严格意义上讲,接盘的是扬州市先锋海宁皮革城。”

  根据协议,与先锋皮革城达成整体租赁的条件是所有商铺转租签约率达95%。租期15年。每年,先锋海宁皮革城以固定的收益率,作为租金回报给业主。

  “目前已有80%多的业主签了租赁协议,基本上具备了转租条件。”刘龙华表示。

  8年不见光

  分散经营是阳光城败因

  回顾8年来阳光家居城投资历程,刘龙华哭笑不得,“周边的房价都涨三倍了,而我们至今本钱还未收回。”

  2002年,阳光家居城完成物业开发打造,怀着对扬城东部商圈的期待,478户商铺很快被销售一空。

  刘龙华回忆说,“当时售价平均每平方4000元左右。大家都指望这是一个会下蛋的‘金鸡’,自己也花了20多万元,买了四楼一间65平方的商铺。”

  然而,当开发商卖光所有产权,阳光城分散经营模式的弊端日益显露出来。478户业主无权整体经营;引入的物业管理公司不负责招商;开发商完成首批招商后一走了事……

  “其实,这是一盘散沙的市场。一旦市场定位不准,招租的商户出现亏损,随之产生物业承包经营商撂摊子、出走,业主收不到租金等一连串反应。”

  刘龙华告诉记者,从2003年9月阳光家居城正式对外招商算起,至2008年期间,先后换有上海上房物业、上海欧之乐物业、扬州龙腾温州鞋革商贸城承包经营。2008年,随着温州鞋城不辞而别,阳光城“阳光”不再,陷入瘫痪状态。

  此后,由于阳光城无人整体包租经营,阳光城商铺各自为战,市场环境每况愈下,更多的商铺陷于无人问津状态。

  “眼下,越来越多的业主认识到,阳光城能否顺利整体出租事关自身的收益。”广陵区曲江街道办主任蔡鸿如是说。

  

  期待“收编”

  阳光城能否见到大太阳?

  先锋海宁皮革城的实力有多大?能否顺利完成皮革城商户二次招商?

  蔡鸿透露:“扬州先锋海宁皮革城注册资金1000万元,其总经理问涛先已在南京投资了两个皮革城,本身具有市场管理经验,更重要的是,拥有一批商户资源。

  对于问涛先的印象,刘龙华的感觉则是“志在必得、信心十足”,“4月18日那天,问总带着律师团前来商洽,并当场丢下20万元保证金。这是以往谈判没有过的。”

  
  在记者对问涛先的连线采访中,问涛先介绍了皮革城投资目标,“计划投资近2000万元,复制‘海宁皮革城’专业市场模式,同时结合吃、喝、购、乐,都市化的购物体验,争取打造成为苏北、苏中皮革服饰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专业市场。”

  他认为,“目前皮装进入换代高峰,皮装正走向时装化,不再像以前那样沉重了。通过海宁实地调查,发现有不少扬州人及批发户都去海宁进货。而同样一个品牌型号的皮装,扬州与海宁价格相差很大。”

  而有一份到手的数据也让蔡鸿及其业主们看到了一丝欣慰,截至昨日,皮革城商户的二次招商已达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