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至4月,永新县实现工业生产总值182942万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10573万元,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提高到262.43%,江西永新县皮革行业治污效果明显。
今年1至4月,永新县实现工业生产总值182942万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10573万元,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提高到262.43%,尤其是机电、皮革、药化、茧丝绸四大支柱产业发展空前……这些数据显示,永新县发展的动力机制正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工业产业正经历一次质的飞跃。
发展理念:由单一经济效益向多元综合效益转轨
·2010-2015年中国皮革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2010-2015年中国皮革行业银行信贷风险评估及建议报告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达。“转变”已成为永新大小会议上热议的字眼,而谋划多年、力争雄起的工业产业无疑是“转变”中最突出的话题。经历了“项目不论大小、投资不论多少”的起步阶段后,永新县决策层明白,唯有转变单一的经济效益观,主动向经济、社会和生态等综合效益转轨,才是永新的发展出路。
“‘入篮即菜’会使工业产业‘营养不良’,甚至有‘副作用’,更谈不上健康持续发展。”这已成为该县决策者们的共识。近年来,永新实行环保“一票否决”制,严格控制低端技术和污染型企业的进入,优先引进能耗小、无污染、科技型、效益型的企业。尤其是近两年,永新实施“环保先行、错位发展”,采取先建污水处理厂,再引进相关企业的做法,投资7000万元在新崛起的万亩工业园建起了可日处理皮革、电镀、生活等污水1.2万吨的皮革污水处理厂、电镀污水处理厂和解决园区用水的万吨水厂,由此带动了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6家制革企业、铜加工企业涌入园区,华邦铜业、卓钛科技两个亿元以上项目成功签约。
产业结构: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型
永新年输出劳力10万,过去成为开展招商引资、发展各种产业的一大“资源优势”。但近几年,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劳动密集型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脚跟不稳。永新把“科技血液”注入茧丝绸、皮革等传统产业,提升产品技术含量,促使缫丝企业“晋升”为市级龙头企业,吸引湘宇、新杭、润硕等企业落户永新,白厂丝年加工能力达700吨,成为全省最大的蚕茧加工基地。
龙门皮箱厂、赣龙鞋业等本土企业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运作方式,与盛产皮革制品的上海、温州等地建立技术对接平台,每年组织300余名制革骨干外出培训,聘请17名专家为常年技术顾问。先进技术的引进,使其成为同行业的“领军”企业。目前永新皮革加工从原来的手工设计到电脑设计,从纯手工制作到自动流水作业,研发出运动鞋、棉鞋等上千新品种,从而吸纳规模大、科技含量高的鑫阳光、大德利、挺苏等皮革企业加盟,年加工牛皮近50万张,年产值2亿元以上。
增长方式:由分散经营向产业集群转变
作为欠发达地区,怎样才能提高经济竞争力?通过几年摸索,永新改变过去分散式经营模式,整合各种资源要素、形成产业集群的组团发展,构成新的增长方式。他们将园区作为产业集聚的主要载体,投资1.2亿元建设龙头性平台——“万亩工业园”,立足机电、皮革、药化、茧丝绸等优势产业,针对性地分类布局,划分为返乡创业园、皮革产业园、铜加工产业园。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