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纺织>  正文

梁子天意:尊重每一寸面料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2010年5月28日

  ——梁子天意“国家非遗莨绸活化案例推广赏鉴会”侧记

  深圳第六届文博会期间,首次设立的非遗展区吸引了众多目光,享有盛名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莨绸染整技艺”也惊艳亮相。莨绸以及莨绸服饰以古老文化的新时尚姿态展现出了独到的魅力,古老文明如何传承活化,如何进入当下现实生活成为文博会上被热议的话题。在此契机下,深圳梁子时装公司在凤凰大厦“莨空间”举办了一场“非遗·时尚——国家非遗莨绸活化案例推广赏鉴会”。集中探讨和鉴赏15年来梁子对莨绸这种蕴藏着中国古老文明智慧的产物的活化与发展案例,并探究“非遗”文化如何进入当下人们生活的可持续发展经验。本次活动被文博会组委会列入文博期间的重点活动项目。

  本次“时尚·非遗——国家非遗莨绸活化案例推广鉴赏会”由著名文化学者梁文道主持,梁子时装公司总经理黄志华与与会嘉宾分享和探讨了15年来发现莨绸、活化莨绸的历练过程,提出了一系列可供借鉴的将当下智慧与古老文明相结合,将莨绸的传承保护与纵深的活化相结合的“非遗”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的经验。

  黄志华提出,对于非遗产物的发掘和产业化,都必须是在尊重历史,重视文化的基础上进行。要重视对于自身资源价值的挖掘,而非一味地模仿西方;要看到像莨绸一样,曾经被人视作“无用之物”的巨大的文化意义和生活价值、艺术价值和商业价值,在此基础上,追加当下人的智慧,让当下时尚智慧与祖先的智慧合理对接,这才是莨绸以及我们国家悠久历史长河中“非遗“文化产品的活化基础。

  而在与嘉宾谈到案例中活化的方式方法上,黄志华提出,对于文化遗产,不能只是横向地展览和功利性的利用,简单粗暴地用“刨根式”的方法来展现,而是要纵向地深化,让文化遗产“开花结果给你看”,获得更多生长发展的营养。不仅仅是用古老的形式去重复古老的内容,而是充分给予这种古老以尊重和新的营养,结出符合当下审美和实际生活需求的“时尚之果”,从而获得更多的社会认同,才能更有利于保护和传播,使它既具有文化根源的唯一性,又具有国际认同的普遍性。

  现场以艺术装置形式详细展示了莨绸传统制作工艺生态展和原创设计的时尚生活品,与会嘉宾纷纷就“非遗文化”的传承活化方式提出了见解。鉴赏会另外一项重要的内容就是天意TANGY莨绸高级时装秀,在这场名模领衔的天意TANGY 四季服饰秀中,来自岭南独有的莨绸面料因为独到的富有国际视野的设计而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时尚新生命。“用设计活化古老非遗产物”始终是设计师梁子遵循的理念,也是莨绸在活化过程中积累的经验。

  “尊重每一寸面料,包括它的缺点。”

  “把非遗文化与当代设计艺术结合,美感自然天成。”

  “将每一幅面料都变成可珍藏的艺术品。”

  这是梁子在活化莨绸过程中得到的最深切的认识,也是会上嘉宾们关注和讨论的焦点。而活化过程中,如何让莨绸更多地进入当下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提升当下品质生活的一部分,也是鉴赏会的重要议题。为此,梁子公司也提供了可行的活化案例和经验——开发出莨绸精致家纺和礼物系列产品,让莨绸古老的美与现代家居时尚生活严丝合缝地结合,从而更加拓宽了莨绸的活化之路,为莨绸寻找到了新的发展契机。

  “非遗·时尚——国家非遗莨绸活化案例推广赏鉴会”作为文博会的重点活动项目,由国家文化部、广东省文化厅、深圳文体旅游局、佛山市顺德区人民政府、盐田区人民政府联合支持主办,得到了各级领导、“非遗”文化产业专家、文化艺术人士及市民的重视与支持。正传递着这样一个信息,一个非遗的保护和活化首先是必须是对原产地的尊重,同时融入更广的力量和更多的智慧,才能在我们的手中让它更极致更灿烂。活化莨绸的案例既能为更多非遗项目的成功活化“抛砖引玉”,也为当下中国人更加尊重自身母文化,提升物质和精神生活,在国际创意圈中展现自尊和自信,传递独特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