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化工>  正文

提升国际竞争力 专家为我国乙烯发展建言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2010年10月28日   来源:中国化工资讯网

  中国化工资讯网10月28日讯

  参加第16次全国乙烯年会的专家为我国乙烯行业发展建言

  持续推进国产化提升国际竞争力

  到今年底,我国乙烯产能可达1476.5万吨,居世界第二位。但中东乙烯和国内煤化工发展对我国乙烯工业形成挑战。在天津石化承办的第16次全国乙烯年会上,专家组提出,乙烯行业应持续推进国产化和生产优化,应对国内外挑战。

  国产化是这次会议的一个亮点。现在,我国乙烯生产裂解技术和分离技术都已实现国产化。裂解炉、三机、冷箱、低温罐全面国产化的80万吨/年乙烯成套技术LECT已在武汉乙烯工程中建设,已投产的天津百万吨乙烯国产化率达78%。据悉,国产化的15万吨裂解炉已在镇海投产,30万吨裂解炉正在研制中。国产化可降低购买国外技术的高额成本,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中国石化工程建设公司总工程师王子宗认为,国产化分工艺国产化、装置国产化和工程国产化三个层面,实现国产化需改变全行业的旧观念,增强对国产化的信心。国家鼓励和加强行业间合作也很重要。我国乙烯生产的裂解技术和分离技术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辐射管技术领先于国际水平,下一步应加强实践,全面推广。

  生产优化是会议的又一亮点。会议专家组认为,推进原料优化、生产高附加值的多样化产品,建设大型的炼化一体化基地是提高乙烯行业竞争力的具体方案。选用轻质化的石脑油、轻烃和乙烷、甲烷气体原料是优化的途径,原料优化后乙烯收率最高已达35%。发展高附加值的多样化产品能把中国油质较重的劣势转化为优势。炼化一体化和规模化发展可促进管理优化。

  全国乙烯年会专家组组长王强认为,不必惧怕中东乙烯冲击,竞争可促使国内乙烯生产向高端转型。炼化一体化发展和精细化管理可缓解乙烯扩能带来的原料紧张问题,还能实现炼油化工双向互补,变废为优,节能降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