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雕刻和机械雕刻一直是木雕行业里存在的两种作业方式,这在红木家具行业表现尤为明显,二者是相互补充的关系。但是,随着机雕的不断完善,行业内机雕与手雕谁会是未来的主要工作方式逐渐成为讨论热点。在红木家具的制造过程中,虽然现阶段机雕还是需要手工雕刻来补充及完善精修,但不可否认的是,机雕技术的不断完善对行业的长远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手雕无法大规模生产
红木家具一直是以明清风格为主,以云龙、花鸟、山水、人物、吉祥纹饰为主要雕刻题材,手雕技法多样,包括浮雕、圆雕、镂空雕、透雕、线雕等,其效果层次分明,线条流畅,立体感强。所以,手工雕刻技法在红木家具的制作上,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千百年来,家具制作都一直是手工雕刻来完成,人是雕刻主体。图纸设计出来后,所有的雕刻部分,都由雕刻师一刀一锤凿制而成,凹凸有序,活灵活现。
由于手雕技师新人的逐渐减少,以及技师人过四十岁后,开始眼花,出不了新品。所以,纯手工雕刻的红木家具,变成了升值潜力大的藏品,这也正是手雕的艺术价值之所在。
但手雕也有不少缺点,比如,手雕师年龄的增大,年轻人学习手雕的越来越少,导致没有办法大规模生产;效率低,红木企业为保证产品质量,工艺越精细工时就越长;手雕技师的人工上涨,由于红木企业对雕刻师的需求量大,所以,出现技工短缺,用工成本上涨问题;价格高,主要是为高端人群服务。
机雕还需手雕辅助
机雕是以机械为主。人的作用是辅助和操作机械完成一个完整的雕刻工作。所以机雕操作人员在经过专业的培训后即可上岗。同时,由设计师设计好图案,雕刻机就能按要求工作,这样不仅节省人力、时间,还可以大批量生产。当然,雕刻机有损耗,需要经常维护,且制作出来的产品大多是半成品,很多精修工作还是要人工来完成。
究竟哪种雕刻手法更适合行业发展,上海弘木印象总经理黄伟国先生表示,二者互有优缺,也能相互补充完善。当然,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机雕在未来肯定是红木家具的主要制作方式。这不仅是因为它可以大批量生产,更重要的是,红木家具消费人群的不断扩大,让红木企业只能以节省人力、时间的机雕为主要制作方式。具体表现在:
手雕红木家具只能实现定制化,不能大规模生产。手雕红木家具确实更具有艺术价值,但是,手雕现在也仅限于在一些稀缺的名贵木材精品上进行雕刻,走的是小众消费者定制化路线,是为满足有消费能力的高端人群使用和收藏的需要。但是,当人们慢慢意识到洋家具虽然美观,确实不如隼卯结构制成的红木家具坚固耐用后,传统的红木家具消费人群会不断扩大,到那时,小众定制化在价格和产能上是肯定满足不了日益扩大的消费需求的。所以,如果想让红木家具走进更多的消费者家中,只有走机械化生产之路,摊薄生产成本,让利消费者。
机雕也是一种与时俱进的做法。在家具行业,之前的工具有锯木头用的手工锯、用来找平的刨子、挖槽的凿子、锤子工具等,而现在生产厂家为了提高工人的工作效率,都已经实现机械化。
虽然机雕还不能独立完成一个完整的雕刻工作,但是相比之前的手工雕刻,已经节省了大量的人力。而且,现在机雕的应用和人工精修紧密配合,使雕刻效果有了很大的提升。消费者也由单纯注重手工雕刻转向了红木家具的整体效果上。
为了适应红木行业的发展,机雕技术在不断创新,一些机雕生产企业也在不断完善自己的产品。黄总透露,最近就听说某机雕厂新推出了一种360度旋转雕刻机,雕出的产品立体感更强。所以,随着雕刻机不断更新完善,机雕必将像电动工具一样,成为红木家具企业生产的必须品。
对于机雕、手雕未来的发展趋势,黄总表示,行业要发展必须做精品,粗制滥造的产品只能被淘汰。手雕作品工艺确实是好,但将来的发展却相对较窄。这是因为手雕只能向高端奢侈品发展,但高端消费群体属于小范围的受众。而机雕随着工艺的不断完善及产能增大,将可以满足更多中高端消费者的需求。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