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上市之后,河南安彩高科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国内主要的彩色显像管玻壳和终端显示器用显示管玻壳制造商,其主要产品在国内的市场占有率也一度高达40%。而在其上市后的第二年,安彩高科盈利52807。17万元,较上市初的1999年同比增加了139%,在彩电业业绩持续下滑的背景下,安彩高科2000年的业绩不仅让业界刮目相看,在国内的证券市场也十分耀眼。
不过安彩高科的这种优势并没有持续,根据2002年3月8日的年报显示,2001年安彩高科的盈利为1。4亿多元,不过与其2001年中期报告显示的盈利20219。32万元相比,这家在2000年每股收益高达1。2亿元的绩优股,实际上已经陷入了亏损的泥淖。
不过这种由于行业大势导致亏损并没有让使得安彩迅速的转型和升级。
投资失策
2003年,作为世界彩电玻壳领袖的美国康宁公司濒临破产,安彩高科以4990万美元的“超低价位”将该公司9条玻壳生产线全部拿下,康宁公司全身而退,而安彩高科则因此而跃居“全球玻壳霸主”的地位,“蛇吞大象”的行为为安彩高科带来了无限的荣耀,而这荣耀的代价也在其后尾随而至。
2004年,完成“蛇吞大象”的安彩高科玻壳产量达到了5500万套,产品国内覆盖率超过95%,出口创汇达到1。7亿美元,同时当年安彩高科的玻壳收入也较2003年曾展了35。69%,主营业务利润的同比增长为21。07%,逊于业务收入的增长,但是净利润却仅仅微增了1。35%,全面摊薄后的净利润和每股收益同比下降了1。11%。
而到了2005年,安彩的经营形式急转直下,最终导致了巨亏。
但事实上,导致当时安彩巨亏的却并非仅仅处在过度集中于玻壳这种夕阳产品的生产商,因为在当时,虽然液晶显示电视和等离子电视的市场发展比较快,但是作为传统市场主力的彩电,依然占据了主要的份额。
就在安彩高科收购康宁生产线前的几个月,安彩高科与郑州中原显示技术有限公司、神户股份、河南省建设投资公司共同出资5720万元成立的“专门致力于彩色等离子显示器(PDP)的研究、开发和产业化工作”的合资公司在成立仅两年后匆匆宣布解散,作为大股东的安彩高科损失是难以避免的。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