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建材>  正文

2012货币政策不刺激不扩张 水泥业影响大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2011年12月13日

  在12月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定调之后,即将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的悬念已然落地。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副所长巴曙松认为,2012年将呈现GDP回归常态化的软着陆,经济将出现惯性回落态势,GDP增速或在明年一、二季度触底后温和回升;同时,中国经济将由高速成长期向中速成长期转换。
  
  “GDP和CPI的组合将由过去的‘10+2’时代进入‘8+4’时代,即中国经济增长未来将逐步进入8%和4%时代。”巴曙松表示。
  
  12月9日,素来被视为先期定调会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召开,确定2012年的宏观调控方向,即“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两大基调不变。
  
  不过,过去十年当中,除2007年的“从紧”和2008年“适度宽松”外,大部分年份货币政策定调基本为“稳健”。而财政政策除了在2004-2007年采用“稳健”基调外,其他年份均为“积极”。因此,如何解读“稳健”和“积极”所蕴含的政策信息,尤为重要。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还将进一步细化来年经济增长、通货膨胀、货币供应和新增贷款等诸多目标值。接近宏观调控部门的权威人士曾向本报记者透露,经历2011年的相对收缩后,2012年新增贷款或在8万亿人民币左右,而广义货币M2或在14%上下,“不会超过往年的16%。”
  
  水泥行业人士表示,2012年宏观经济初步定调,走中性化道路,意味着2012年国内投资将趋缓,这将对水泥行业产生重要影响。
  
  中性的货币政策
  
  2012年货币政策定调“稳健”,不过,“稳健”一词不同年份有偏紧和偏松之分。与2011年相对偏紧的货币收缩态势相比,2012年的货币政策将走向何方?
  
  按照巴曙松的理解,明年货币政策定调“稳健”,其内在含义是中性、不刺激也不扩张,“把积极的力量,把结构调整的任务交给财政政策来做。”


来源: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