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折不扣的钢市寒冬,不仅仅冻住了钢厂企业、钢材贸易商,而且,冷却了业内人士的信心与热情。年底前,钢材市场真的就这样“捏了”?今年的“冬储”真的只是传说?钢材市场能够创出奇迹?笔者从政策面的预期回暖,简要分析了年前钢材市场。
政策面趋暖
欧洲央行周四宣布降息25个基点,将核心贷款利率从1.25%降至1%,这是该银行年内第二次降息。欧洲央行两次降息,相当于把上半年两次加息全部抹去了,又重新回到了之前宽松的状态,所以全球流动性越来越大的预期正在变成现实。而中国方面,9日公布的经济数据显示,CPI和PPI下降均超过之前专家、机构的预期。鉴于全球货币政策再度宽松、国内经济下滑担忧升温、通胀压力缓解,预计中国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都会“踩油门”,特别是货币政策,可能降准就是近期的事了。因此,整个政策面应该是趋暖的,只是比较明确的方向政策还没有出台。
虽然可以肯定的是,政策宽松极大可能不会倾向于钢材市场及下游需求,但是,政策放宽至少能够提振钢材市场,尤其是提高市场信心。总之,整个环境的改善,即使钢市不能直接获益,也会或多或少的得到“好处”。
基本面难改善
笔者认为,钢材市场要想创出奇迹,仅仅依旧政策面的利好还远远不够。要想“破冰”,还需基本面的改善,而短期内基本面预计难有大的改观。
首先,钢厂死扛不减产。10月份,国内大型钢铁企业有超过1/3的出现了亏损。但是,据笔者了解,钢厂死扛也不减产。中钢协预估11月份下旬全国粗钢日产量为168.52万吨,旬环比增长1.29%。粗钢产量的止跌回升、钢厂的死扛,势必会导致库存压力。
其次,钢贸商只出不进。目前,全国至少80%的钢贸商处于亏损状态,不仅“冬储”意愿降至低点,贸易商还迫于资金压力,赔钱也要卖货。钢贸企业宁可低库存或零库存过冬,也不愿冒险“明年继续做赔本的买卖”。这样,钢厂死扛不减产,贸易商亏损也要卖货,在寒冬逐渐深入,需求低迷以及商家悲观心态的影响下,或许意味着钢材价格可能会再次下跌。
再次,需求上不去已是定局。年关临近,钢材市场进入传统销售淡季,北方各地由于天气原因,工地施工放缓,多数工程进入收尾阶段,新开工逐步减少,下游需求将更加清淡,需求逐渐萎缩。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