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建材>  正文

韩再度反倾销 佛山陶瓷出口仍未走出"低价竞争"?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2011年7月6日

  ■焦点一
  
  陶瓷出口仍在“贱卖国土”?
  
  瓷砖产品出口价格逐年升高
  
  中国目前已成为全球最大的陶瓷生产基地,产量已经占世界总产量的七成,出口全球二百多个国家和地区。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由于中国陶瓷企业形成了规模优势,用工成本又相对较低,产品的出口价格极具竞争优势。相对较低的出口价格,使得其它陶瓷生产国如意大利、西班牙等的陶瓷产品在与中国陶瓷产品的竞争中败下阵来,但也使各界出现了陶瓷出口是“贱卖国土”的质疑。
  
  在上周的研讨会上,关于中国瓷砖是否以低于成本价出口的问题再次成为焦点。对此,众多业内人士表示,佛山陶瓷出口占到全国的七成以上,可以称得上中国陶瓷出口的“风向标”,“而从佛山陶瓷的出口情况来看,近几年出口的价格都在逐年上升,所谓的"低价出口"正得到很好的改善。”
  
  据商务部5月13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1—3月,中国出口陶瓷数量为477万多吨,金额为261182.9万美元,平均单价为0.55美元/千克,同比金额增加25.15%,平均单价上升7.04%。“而从近几年中国陶瓷对韩国的出口情况来看,2008年到2010年的出口金额没有太大的变化,都是1.4亿美金左右,而出口的量却同比下降,这说明我们出口到韩国的陶瓷产品价格是在逐年提高的。”蓝卫兵说。
  
  事实上,不少陶瓷企业出口韩国的瓷砖价格并不低。在陶瓷总部基地设有营销中心的亚细亚陶瓷此次被课以较高的反倾销关税,该公司国际事务部总经理廖丹说,“从价格上来看,我们出口韩国的都是高端产品,价格约9美元/平方,韩国本土产品多在4美元/平方,我们的价格远远高于他们。”亚洲陶瓷CEO蒲鼎新也表示,“企业都是讲求经济效益,怎么可能以低于成本价的价格出口自己的产品?”
  
  蓝卫兵告诉记者,从中国陶瓷企业自身角度来看,最近几年在韩国市场取得的成绩,根本上还是技术创新以及规模化生产带来的成本优势,只是部分竞争对手单方面把这种价格优势“误读”为倾销行为,“像东鹏、鹰牌等佛山品牌陶瓷企业的产品都相对高端,其销往韩国的产品价格也一直高于韩国本地产品,谈不上构成倾销行为。”
  
  ■焦点二
  
  佛山陶瓷冲击韩国陶瓷产业?
  
  两国产品错位不会造成损害
  
  据了解,虽然韩国国土面积不大,但由于地理位置和文化习俗的关系,韩国大约有一半以上的陶瓷产品是从中国进口的,加上许多企业的产品通过韩国转口到俄罗斯,其已成为中国陶瓷最大的陶瓷出口市场之一。“如果这个税率最终确定,对中国陶瓷在韩国的出口将是一个严重的打击,而佛山的陶瓷出口又占到全国的70%以上,征收高反倾销税首先就会对佛山陶瓷企业产生较大的影响。”
  
  早在2005年4月,就有4家韩国瓷砖生产商向贸易委员会提出对中国产品的反倾销申请,这4家公司在申请中称,由于中国产瓷砖的倾销出口,使韩国企业遭受市场占有率及销售利润下降等损失,并要求韩国贸易委员会进行防止倾销征收关税所必要的调查。之后,韩国确定对中国产的瓷砖征收2.76%—7.4%的税率。
  
  根据WTO《反倾销协议》规定,对倾销产品征收反倾销税必须符合倾销存在、损害存在、倾销与损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三个基本条件,在这三个条件都具备的情况下,就会出现国际反倾销。那么,佛山陶瓷出口对韩国的陶瓷产业又有没有造成损害呢?
  
  对于中国陶瓷影响韩国陶瓷产业发展的问题,多数企业认为这是一个“伪命题”。蒲鼎新介绍,韩国大部分的陶瓷产品都需要进口,“韩国本国生产的产品多以瓷片或小规格的内墙砖、仿古砖为主,中国出口到韩国的产品则以较大规格的抛光砖为主,两者事实上是错位的,不存在很强的竞争关系,所以中国陶瓷产品的出口并不会对韩国的陶瓷产业构成损害。”


来源:《南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