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2003年,中国建筑陶瓷业就遭遇过来自印度的反倾销调查,其后是韩国等国。当前这场被国内业界称为史上最大陶瓷 反倾销事件已进入欧盟抽样调查阶段。
除去反倾销背后国际经贸风云变幻的因素,不论国外市场还是国内市场,中国建筑陶瓷 业此刻更应反思行业发展的路径该往何处去?如果我们能够正确处理、调整发展思路,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增长模式,中国陶瓷产业在国际市场上将更有竞争力和话语权。
此次欧盟对华反倾销的主要原因是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欧盟同行不得不采取的一种自救。不论结果如何,对我国企业而言,反倾销是暂时的,但它折射出中国建筑陶瓷业发展的深层次问题不得不引起业内思考。如果说此次反倾销是“标”,那么更为深层次的行业发展问题就是“本”。如果不标本兼治,行业很难走出反倾销的轮回。
据测算,中国陶瓷生产每年消耗的能源折合3000多万吨煤,消耗的矿物原料大概两亿吨,陶瓷行业的万元产值综合能耗要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而部分陶瓷企业每年不仅消耗了大量资源、能源,还造成了水、空气及周围环境的污染。也就是说,这个行业消耗了大量的能源、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影响了生态环境,再叠加诸如使用低廉劳动力等因素,为国际、国内市场提供了大量物美价廉的产品。而这种付出却被贴上了低价“倾销”标签,成为别人攻击的靶子。
现在,国际低碳潮流风起云涌,在中国,中央已经明确将节能减排 列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重点,如果我们再延续原有的低成本扩张、低价竞争、不注重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整个行业将被逼进死胡同。应该把此次反倾销看作是倒逼机制,借此推动全行业尽快转入新一轮产业升级。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