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建材>  正文

陶瓷业:标本兼治才能走出反倾销轮回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2010年9月13日   来源:中国建材报

  早在2003年,中国建筑陶瓷业就遭遇过来自印度的反倾销调查,其后是韩国等国。当前这场被国内业界称为史上最大陶瓷 反倾销事件已进入欧盟抽样调查阶段。

  除去反倾销背后国际经贸风云变幻的因素,不论国外市场还是国内市场,中国建筑陶瓷 业此刻更应反思行业发展的路径该往何处去?如果我们能够正确处理、调整发展思路,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增长模式,中国陶瓷产业在国际市场上将更有竞争力和话语权。

  此次欧盟对华反倾销的主要原因是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欧盟同行不得不采取的一种自救。不论结果如何,对我国企业而言,反倾销是暂时的,但它折射出中国建筑陶瓷业发展的深层次问题不得不引起业内思考。如果说此次反倾销是“标”,那么更为深层次的行业发展问题就是“本”。如果不标本兼治,行业很难走出反倾销的轮回。

  据测算,中国陶瓷生产每年消耗的能源折合3000多万吨煤,消耗的矿物原料大概两亿吨,陶瓷行业的万元产值综合能耗要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而部分陶瓷企业每年不仅消耗了大量资源、能源,还造成了水、空气及周围环境的污染。也就是说,这个行业消耗了大量的能源、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影响了生态环境,再叠加诸如使用低廉劳动力等因素,为国际、国内市场提供了大量物美价廉的产品。而这种付出却被贴上了低价“倾销”标签,成为别人攻击的靶子。

  现在,国际低碳潮流风起云涌,在中国,中央已经明确将节能减排 列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重点,如果我们再延续原有的低成本扩张、低价竞争、不注重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整个行业将被逼进死胡同。应该把此次反倾销看作是倒逼机制,借此推动全行业尽快转入新一轮产业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