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北京服务消费占比近五成 交通教育文化消费成3大主力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07/04/2015 21:23:34   来源:北京商报

  商品性消费比重下降、服务性消费比重逐渐上升已成为我国不可逆转的大趋势。在这种情况下,昨日,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披露了全国也是北京的首份年度服务性消费成绩单。数据显示,去年,北京服务性消费额达7405.2亿元,占全市消费市场总规模近五成。然而,看似增幅比商品性消费更高、发展势头相对较好的服务性消费,去年也出现了增速放缓的现象,各种服务供应不够充足、供应质量不高等问题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这方面消费的释放。

  服务性消费占比近五成

  随着第三产业占比逐渐提升,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服务性消费在整体市场消费中的“存在感”愈发明显,消费主导的地位正在逐渐由商品性消费让渡给服务性消费。

  市统计局透露,近年来,北京市的服务消费规模不断扩大,增速持续快于商品性消费,在消费中的占比逐年提高,对首都经济稳定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经初步测算,去年北京市服务性消费额是2010年的1.5倍;占全市消费市场总规模的比重为44.9%,比2010年提高1.3个百分点。2010-2013年,服务性消费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平均为34.4%。

  从消费的发展趋势来看,近年来北京市正处于商品性消费增长放缓,服务性消费快速发展,消费重点由商品性消费向服务性消费转变阶段。去年,北京市服务性消费额同比增长9.5%,增速比反映商品性消费的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快0.9个百分点。2010年以来年均增长11.4%,快于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年均增速1.5个百分点。

  增速放缓存隐忧

  实际上,北京服务性消费的上升势头中却是暗藏隐忧的。市统计局透露,去年,北京的服务性消费增速其实是与商品性消费同步放缓的,由2010年同比增长19.8%回落至去年的同比增长9.5%,回落了10.3个百分点,比商品性消费回落还多1.5个百分点。

  商务部研究院消费经济部副主任赵萍表示,整个宏观经济形势走低影响了居民的消费信心,从而使得服务性消费额和商品性消费额的增速都出现了放缓。“当然,北京的很多政策都有效地推动了居民的服务性消费,比如鼓励社区商业、生活服务O2O等,这些都使得居民的生活服务更加便利化和本地化,激发了居民的消费需求。”

  然而,北京工商大学商业经济研究所所长洪涛却认为,目前,北京整体还是更注重商品性消费,对服务性消费并不是很重视。洪涛直言,近年来,一些生活服务性消费出现的增幅下降现象是非常不应该的。究其原因,主要是北京的服务性消费产品的质量、数量都不足以满足消费需求,对消费有所限制。市统计局对此举例称,北京的医疗服务领域中,公立医疗机构占据85%以上的卫生资源和90%的市场份额,民营医疗机构比重不足一成,且以妇婴、整形美容、体检、口腔等专科医院或门诊部为主,这些医疗机构规模小,规范化管理和监督治理不到位,社会信誉度不高,难以适应高端医疗服务快速增长的需要。

  小型企业“放管结合”

  针对限制本市服务性消费的问题,市统计局提出,在促进商品性消费的同时,应及时将家政、养老、教育、保健等服务性消费纳入政策支持范围,健全促消费政策体系,引导服务性消费稳定增长。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商业研究所所长赖阳则建议,未来政策应倾向于加强服务业与互联网+融合,改变服务的小乱散杂特性。比如创新家政、美甲、网购等行业的服务模式,将服务直接送到家,通过网络解决生活性服务“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目前,西城区已经出台了促进服务业发展行动计划,北京全市范围内的三年行动计划还未出台,但市里已经拿出了10亿元促进生活服务业发展。”洪涛肯定了目前政府为促进服务性消费采取的一系列积极手段,但他同时也指出,未来还是希望政府能对这些行业放松管制的同时加强鼓励引导,多做一些示范性的项目,鼓励各个服务性行业,尤其是中小个体为主的行业间深度融合。

  而市统计局还建议,北京应针对服务性消费供给不足、供需失衡等问题,注重服务市场细分,建立多层次的市场供给。通过政府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保障低收入群体的教育、医疗等基本需求。通过市场化手段,满足中高收入群体层次高、个性化强的旅游、保险、美容、健身等服务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