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轻工业>  正文

航天装备入围中国制造2025 上市公司成技术转化排头兵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05/20/2015 20:08:54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中国制造2025》昨日(5月19日)正式落地,十大关键领域随即曝光。其中,航天装备被确定为重点制造领域之一,明确提出要发展新一代运载火箭、重型运载器,提升进入空间的能力。

  对此,一位券商研究人士对记者表示,中国正在研制的重型运载火箭以长征五号为代表,主要是满足未来远程运载需求。

  规划中同时提出要推进航天技术的转化,而作为重型火箭主要研制单位的航天一院和航天六院在这方面都有所布局。一院下属航天工程在煤气化技术的研发过程中,充分利用了航天液体火箭发动机和运载火箭在燃烧、传热等方面的研制成果和研制条件,六院下属的航天动力则是以航天军工流体技术和惯性导航技术为核心技术。

  推动重型运载火箭研制

  从1970年长征一号火箭发射至今,长征火箭先后将250多颗国内外航天器送入太空,形成了长征一号、长征二号、长征三号、长征四号4个系列13种型号,成为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和较强国际竞争力的高科技产品。

  据统计,长征火箭前100次发射用了37年,后100次仅用了7年,发射频度也从初期的平均每年3~4次,提升到现在的15~20次,继俄、美之后位列世界第三,中国航天已经进入了高密度发射期。

  “重型运载火箭就是长征五号,是为了未来向月球或者空间站运载更多的东西,另外火星等远地的行星探测必须靠这些重型运载装备,发展重型火箭是为了满足未来远程运载需求。”上述分析人士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说。

  长征五号是航天科技研制的新一代大型两级低温液体捆绑式运载火箭,是我国目前研制规模和技术跨度最大的航天运输系统工程,是首个系统采用全新技术的以液氢/液氧/煤油为推进剂的绿色环保大型液体运载火箭。

  该火箭的运载能力是现役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最大运载能力的两倍左右,今后主要用于发射大吨位的近地轨道航天器,如空间站建设、大型低轨遥感卫星,也可以一箭多星的方式发射大型通信卫星或导航卫星。

  我国运载火箭研制主要集中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其中,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航天一院)是我国最大的导弹武器和运载火箭研究、设计、试制、试验和生产基地,主营业务包括航天工程、航天技术应用产业等领域;航天推进技术研究院(航天六院)则是我国液体火箭发动机研制中心,业务涵盖运载火箭主动力系统、轨姿控动力系统及空间飞行器推进系统研究、设计、生产、试验。

  除长征五号以外,航天科技集团还启动了长征七号及新一代小型运载火箭的研制。

  此前央视报道,预计到2022年,我国将完成大型空间站建设、落月探测返回等多个航天计划,新一代大推力运载火箭将逐步担起重任。其中,长征五号,长征七号等一批新研大推力火箭将在未来一两年内逐步实现首飞。

  促进航天技术转民用

  规划中提到要“推进航天技术转化与空间技术应用”,记者注意到,相关上市公司有望成为航天技术转化的排头兵。目前,航天一院下属上市公司包括航天工程,航天六院下属只有一家上市公司航天动力。

  据了解,航天工程在煤气化技术的研发过程中,充分利用了航天液体火箭发动机和运载火箭在燃烧、传热、流体动力等方面的研制成果和研制条件,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航天粉煤加压气化技术。

  在上述券商研究人士看来,航天工程作为航天一院旗下上市公司,其与大股东在技术和人员方面结合得比较好。

  航天六院下的上市公司航天动力则是以航天军工流体技术和惯性导航技术为核心技术,主营业务包括泵及液压传动系统、变矩器及液力传动系统、燃气表及流体计量系统等。不过,受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影响,航天动力产品所涉及的下游客户钢铁、煤炭、工程机械等行业持续低迷,相关产品增长趋缓甚至下滑,部分产品毛利率有所下滑。

  上述研究员表示,长期趋势来看,航天动力需要与大股东之间进行人员与技术的充分流动,航天动力作为航天六院旗下的资产整合平台前景还是不错的。

  事实上,航天技术在转化过程中也面临很多的困难。这位研究人士告诉记者,国家期望将航天技术转民用,但是从客观上讲,很多航天技术没有向民用转化的市场,这是限制航天技术转化的基本问题;除此之外,有些航天新材料虽然技术先进,但是在地球上没有应用的环境,现在谈转化为时过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