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评论>媒体观点>  正文

2014年GDP成绩单不难看 今年货币宽松不会缺席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01/20/2015 19:07:13   来源:腾讯财经

  国家统计局20日发布数据,2014年中国GDP同比增速为7.4%,创下1990年(当年GDP增速为3.8%)以来的新低,其中2014年4季度GDP增速7.3%。专家表示,2014年数据虽整体下滑,但也“不难看”,基本都在预期之内,但2015年经济增长或持续承压,货币宽松政策不会缺席。

  数据预期内,投资增速下滑、外需乏力拖累经济

  社科院经济增长理论室主任刘霞辉对腾讯财经表示,成绩单“不难看”,7.4%的经济虽然创1990年以来新低,但也在预期之内,完成了7.5%左右的年度目标。经济下滑主要受投资增速下降、外需下滑影响。

  民族证券宏观分析师朱启兵表示,2014年GDP同比增长7.4%,创24年新低是新低,但符合市场预期。近期市场的波动主要受资金面影响,这个数据应该是中性的,市场对此也早有预期。

  统计局数据显示,2014年全年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速15.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5.1%),也是创下2002年以来13年新低。2014年全年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2.3%,也远低于去年初7.5%的目标,外需疲弱。因此在总体“外需疲弱、内需疲软”的情况下,经济滑出7.5%,刘霞辉称。

  具体分项方面,2014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刘霞辉解释,国内消费基本平稳,但规模以上工业发展较弱,“根据经验来看,因为国内三产中服务业增速基本稳定,所以工业增速回落的话会影响GDP也相应下降”,刘霞辉对腾讯财经表示。具体来说,“如果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低于10%,则GDP增速低于8%”。

  而2014年12月工业增速的同比回落,反应经济内生下行压力较大,继续受房地产和制造业和私营部门投资拖累,经济企稳高度依赖基建托举。

  2015年经济下台阶几成定局 货币宽松将不会缺席

  对于明年经济展望,刘霞辉预计,GDP将在7%以上,大致在7.2%左右,投资增速维持在15%左右。

  交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受外部环境复苏影响,今年出口会好于去年,消费提升步伐也会更快,房地产市场在下半年会企稳,不过总体增速或仍比去年低。因此,今年经济增长预期目标或会相应下调至7%左右。

  银河证券向腾讯财经表示,在三季度GDP同比增速回落同时,国家各项政策稳步出台,经济增速趋稳。2014年工业增加值持续回落,制造业疲软,采矿业增速全面下滑。因此,虽然2014年基础设施投资和三产业投资增速上升,但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随着房地产调整而持续下滑至15.7%,比2013年回落3.9个百分点。2015年投资增速还有进一步下滑的压力。

  消费方面,2014年全社会消费处于调整状态,全年增速稳定在12%,2015年反腐败持续,全社会消费增速在经过2014年调整后保持稳定。

  展望2015年,银河证券认为,2014年三季度开始对GDP正面贡献的外贸在2015年有望继续,外围形势促使出口稳定,但过高的基数让出口增速承压,进口由于国内经济不振仍持疲弱,这种情况至少持续到今年三季度。所以总体来看,2015年经济运行延续2014的出清状态,各个经济指标有进一步下滑的压力。

  民生证券表示,2014年四个季度GDP累计增速全为7.4%,经济几乎是“平”的。但展望2015,房地产面临人口老龄化和高库存,制造业面临去产能,基建面临资金瓶颈,出口又稳而不强,经济下台阶几成定局。但底线思维之下,稳增长力度将继续加大,货币宽松不会缺席。预计2015GDP增长7.1-7.2%。

  民生证券预计,2015年一季度GDP为7.1%,全年为7.1-7.2%。一方面,尽管货币宽松,但货币政策机制传导不畅,实际利率依然高企,经济下行叠加融资难,企业很难有内生的资本开支动力,信用风险发生的概率在增加;另一方面,在认贷不认房、降息等政策支持下的房地产销售似有回暖,但可持续性尚待观察,叠加高企的待售和在建面积,未来房地产还将继续去库存,投资反弹至少在今年上半年还看不到拐点。经济最恶化的时刻远未过去。过去房地产和基建繁荣留存的严重过剩的重工业产能将长期制约中国经济增长。只有等待产能逐渐出清、风险释放之后,经济才有可能迎来长周期繁荣。

  申银万国首席经济学家李慧勇也对腾讯财经表示,在CPI、PPI双缩背景下,货币政策有所动作在所难免,也非常必要。但具体是降息还是降准,或是引导回购利率下行,则央行应形势而定。

  澳新银行中国经济学家周浩预计,今年中国经济继续放缓,增长仅6.8%,虽然货币政策不会大面积放松,整体保持稳健中性,但不排除减息降准,一些创新货币政策工具也会继续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