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海关统计,1~3月,全国船舶进出口总额107.62亿美元,同比增长2.1%。其中,船舶出口103.61亿美元,同比增长3.1%;船舶进口4.01亿美元,同比下降19.4%。
从统计数字中不难看出,今年一季度,我国船舶进出口贸易虽然仍保持了低速增长的态势,但是,进出口额增幅下滑的趋势已经表现得非常明显。由于目前国际航运市场和船舶市场仍然处于低迷的形势,船企在手订单的逐渐消耗和承接新船订单的严重不足,预计二季度船舶产品进出口贸易额增幅将不易提高。
向欧洲出口出现大幅下降
散货船、油船和集装箱船是一季度我国船舶出口产品结构中的主体,占比超过七成半。
今年一季度,我国共计出口了33类船舶产品,出口额排在第一位的是散货船,达到61.02亿美元,占比59.1%。出口额排在第二位的是油船,为11.45亿美元,占比10.9%。出口额排在第三位的是集装箱船,为5.65亿美元,占比5.4%。接下来排在后面的分别是:2万立方米及以下的液化石油气船、机动多用途船、2万载重吨及以下的滚装船、浮动或潜水式钻探或生产平台等。
我国船舶出口市场主要在亚洲。今年一季度,我国向亚洲出口船舶产品53.57亿美元,占比51.7%,同比增长13.3%。而向欧洲的船舶产品出口则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降。1~3月,我国向欧洲出口船舶17.83亿美元,占比17.2%,同比下降34.8%。向非洲出口8.39亿美元,占比8.1%,同比下降1.4%。向大洋洲出口7.24亿美元,占比7%,同比增长9.5%。向拉丁美洲出口15.58亿美元,占比5%,同比增长76.5%。向北美洲出口1.01亿美元,占比1%,同比下降48.4%。
1~3月,我国共向127个国家和地区出口船舶,出口总额超过5亿美元的出口目的地有7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出口额同比增长幅度最大的是巴西,出口额5.4亿美元,同比增长58855.3%,出口额增幅最小的是新加坡。
我国船舶出口仍以加工贸易方式为主,占比超过九成半,而以一般贸易方式的船舶出口增幅较大。今年一季度,我国船舶出口中以加工贸易方式的出口100.6亿美元,占比97.1%,同比增长2.9%。以一般贸易方式的出口额2.61亿美元,占比2.5%,同比增长17.9%。以租赁贸易方式的出口2321.18万美元,占比0.2%,同比增长119.4%。以其他贸易方式的出口均数额较小,占比不足0.1%。
在全国船舶出口省市排名中,江苏、辽宁和上海三省市名列前三,江苏省占比超过四分之一,辽宁省船舶出口增幅超过四成。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