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湖南承接沿海产业转移存在五方面困难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2009年6月1日   来源:国家统计局湖南调查总队

  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是中部地区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重要途径,也是世界金融危机给中部地区发展带来的机遇。为了解湖南省承接沿海产业转移情况,最近,国家统计局湖南调查总队对郴州、怀化、邵阳、永州、永定区、资兴、宁远、衡南等地开展的专题调查显示,全省各地承接沿海产业转移虽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也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尤其是一些制约因素需引起重视。

   

    一、引进企业层次和水平不高

   

  据调查,郴州引进的加工贸易主要是电子、服装、印染、农副产品、矿产品等,永州引进的加工贸易业基本上是服装、毛织、矿产品粗加工等,这些属于劳动密集型的产业,缺乏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技术密集型加工贸易项目。加工贸易企业以代加工、代设计为主,自创品牌少。如永州蓝山的毛纺织企业,大多是采取联合方式从广东拿订单,加工生产半成品后由广东大公司代理出口,缺乏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和自有品牌。相当一部分企业处于产品价值链的低端,产品的增值率和企业的利润都较低,抗风险能力较差,如宁远县诚邦木艺加工厂产品主要销往欧洲,受金融危机影响,出口不畅,造成产品大量积压,目前库存产品达100多万,企业举步维艰。

   

    二、基础设施还不完善

   

  由于各地财力有限,目前还存在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生活设施不完备、交通运输成本高、信息流通也不方便等现实情况。芷江机场的复航及邵怀高速的开通为怀化承接长三角和珠三角产业转移创造了更为便利的通道。但空运航线及航班的偏少以及陆路出海通道的遥远,仍称成为制约沿海产业转移的瓶颈。

   

  永州没有直达广东的高速和铁路,走高速到广东需要绕道衡阳,郴州。到广东的国道也是破旧不堪、路况不好,到处坑坑洼洼。虽然未来有洛湛铁路、二广、厦蓉两条高速公路的建设会健全永州的路网,但在这一轮承接产业转移发展加工贸易的高潮中(产业转移的黄金周期只有3至5年),永州的交通瓶颈如果没有较大的改善,必将削弱永州的区位优势。

   

    三、区域竞争日趋激烈

   

  广东省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鼓励广东省山区及东西两翼与珠江三角洲联手推进产业转移,韶关、清远等城市对内移企业尤其是大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的内移构成了阻挡、拦截;赣州、梧州、桂林等地都在积极采取措施,大力吸引转移产业。

   

    四、沿海地区对当地加工企业进行政策和资金扶植,使内地企业政策优惠的差距缩小

   

  国家商务部和海关总署2007年7月联合发布第44号公告,公布了《加工贸易限制类商品目录》,规定沿海地区企业要做限制类目录中商品的加工贸易必须缴纳50%的台帐保证金,而中西部地区的企业则继续实行保证金台帐空转。于是许多沿海加工贸易企业纷纷选择往中西部及内地发展。但金融危机以来,沿海当地政府为了保护地方工业,对原44号公告的执行力度大为减弱,使中西部地区的优惠政策作用减小。

   

    五、承接产业转移的环境不优

   

  一是企业融资渠道不畅。由于加工贸易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少,产品科技含量不高,商业银行出于资产抵押不足等方面的考虑,对加工贸易企业的信贷投入较少,难以满足企业生产和发展的需求。二是征地用地难度较大。受国家宏观调控的影响,用地受到严格控制,各地招商引资或企业升级提质往往受制于“用地”瓶颈。三是个别单位服务意识差,计较部门和个人利益,一定程度干扰了经济发展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