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租赁和商务服务行业成为重庆市外商投资的新热点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2009年4月30日

  近年来,重庆市全面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314”总体部署,解放思想,扩大开放,全市经济总体上保持较快增长。据重庆市对外贸易经济委员会和国家统计局重庆调查总队联合于2009年初对全市1067户外商投资企业的调查结果显示:2008年,我市外商投资企业生产经营状况总体保持增长势头,但增速明显减缓。从我市外商投资企业涉及的16个行业看,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当年外商实际投资增长幅度迅猛,成为我市外商投资新的热点。

   

    一、外商投资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主要特点:

   

  (一)当年外商实际投资增幅高居首位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快,服务业特别是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成为促进国民经济和就业增长的新动力。加快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发展对于促进我市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增加就业、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等都具有重要意义。在调查的外商投资企业中,外商投资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企业86户,其中正常经营的72户,总投资额达13.67亿元,其中外商投资额10.33亿元,占总投资额的71.2%。同时,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当年外商实际投资增幅呈大幅增长的趋势。

   

表一:2008年各行业当年外商实际投资增减情况

 

  

增长率(±%)

合计

12.0

农、林、牧、渔业

96.8

工业

-7.8

建筑业

495.5

交通运输业、仓储和邮政业

-3.8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143.8

批发和零售业

78.5

住宿和餐饮业

30.8

金融业

-79.8

房地产业

15.5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870.0

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业和地质勘查业

320.8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0.0

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98.7

教育

672.4

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

0.0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76.8

   

资料显示:2008年有9个行业的当年外商实际投资同比呈增长态势,其中增长最快的是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从正常经营的72户企业看,当年外商实际投资总额达4.32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8.7倍,增长速度最快,列各行业增长速度之首,表明外商投资者对我市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的投资日益活跃,吸收外商投资的巨大潜力初步显现。而作为2007年投资热点的房地产业却因受2008年房市低迷的影响,当年外商实际投资增幅较上年大幅下挫。

   

  (二)资产规模扩大,企业实力不断增强

   

  2008年,受全球经济动荡、原材料价格上涨、市场需求减弱等因素影响,我市外商投资企业的规模在保持多年较快增长后,增幅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回落,但稳定发展的大格局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尤其是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资产规模增速仍保持了较好的发展态势。

   

表二:2008年各行业资产规模增减情况

 

  

资产总额增长率(±%)

实收资本增长率(±%)

合计

25.0

32.3

农、林、牧、渔业

29.1

121.1

工业

19.2

21.3

建筑业

32.0

77.9

交通运输业、仓储和邮政业

7.8

32.5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24.2

3.6

批发和零售业

44.3

65.0

住宿和餐饮业

-0.3

-41.4

金融业

35.3

20.0

房地产业

34.1

59.4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115.2

122.8

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业和地质勘查业

0.1

2.5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4.8

2.2

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2.9

6.3

教育

48.1

50.7

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

-11.0

0.0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19.9

0.8

   

上表资料显示:2008年全市72户正常经营的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外商投资企业资产总额达17.81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了115.2%;企业实收资本达10.59亿元,同比增长122.8%,两者增长速度均列全市外商投资16个行业榜首。表明外商投资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资产规模不断扩大,企业实力不断增强。

   

  (三)经营成本增大,盈利空间缩小,利润有所下降

   

  2008年,由于原材料成本和劳动力成本的快速上升,汇率的大幅变化,全球金融危机等,使得外商投资企业面临较大的压力。调查显示:2008年全市外商投资企业利润总额仅比上年增长1.7%,增长幅度是近年来最低的;企业资产利税率为6.7%,比上年下降1.8个百分点。从正常经营的72户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外商投资企业看,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4.7%,增速低于上年同期29.8个百分点;而企业成本却有所增加,其中,期间费用同比增加25.6%;利润总额同比减少1.3倍;企业实现利税减少61.4%。表明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外商投资企业经营成本增大,盈利空间缩小,利润明显下降。

   

    二、外商投资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发展前景乐观

   

  (一)六成多企业对发展前景表示乐观

   

  近年来,随着我市国际化程度的提高和工农业产业化的快速发展,对各类专业化的租赁和商务服务需求也快速增长,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的作用日益突出。再加上市委市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使我市外商投资软硬环境不断改善,大部分外商投资企业对企业发展前景充满信心。调查显示,60.7%的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外商投资企业对企业发展前景表示非常乐观或乐观;35.7%的外商投资企业认为企业发展前景一般,仅有3.6%的外商投资企业表示悲观。对于重庆的发展,82.2%的外商投资企业表示非常乐观或乐观;17.8%的外商投资企业表示一般,没有企业表示悲观。对于本企业下一步发展趋势,20.2%的企业表示要扩大经营规模,60.7%的企业表示保持目前经营规模,有15.5%的企业表示要缩减经营规模,只有3.6%的企业表示要撤资、迁出重庆。

   

  (二)超过九成的企业对投资软硬环境表示满意

   

  近两年来,重庆招商引资工作发展势头迅猛,尤其是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商来渝投资,主要得益于我市总体投资环境的改善以及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自身竞争力的提升。调查显示,2008年,超过九成外商投资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企业对我市投资软硬环境表示满意,其中,91.7%的外商投资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企业对重庆投资硬环境表示满意,95.2%的企业对重庆投资软环境表示满意;81.0%的企业认为重庆投资硬环境比以前年度明显改善或有所改善,77.4%的企业认为重庆投资软环境比以前年度明显改善或有所改善。

   

    三、对策建议

   

  (一)提升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在产业发展中的地位

   

  加速发展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是我市服务业产业结构升级的迫切需要,也是实现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互动发展,进一步提升整体竞争力的需要。同时,发展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能迅速扩大就业空间,成为吸纳大量大学毕业生的一个重要渠道。2008年,我市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外商投资企业86家,占调查总数仅8.1%,且规模以中小型为主。因此,必须进一步提升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在我市产业发展中的地位,把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作为重点鼓励行业加以发展,吸引更多的外商投资该行业。

   

  (二)加快产业化、市场化、国际化发展策略

   

  坚持产业化、市场化和国际化的发展方向,为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推进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的产业化进程,把租赁、企业管理服务、法律服务、咨询与调查、广告业、知识产权服务、职业中介服务、市场管理、旅行社、会议及展览等作为独立的行业加以分类发展,做好行业发展规划和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制定相关的行业服务标准,规范行业服务行为,形成内外资统一适用的市场准入政策,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加快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市场主体发展。进一步通过引进外资、国际合作、走出去等多种方式,通过学习、竞争,提高我市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

   

  (三)提升品牌发展战略

   

  目前,我市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的国内品牌少,国际品牌更少。品牌的价值是一种超越企业实体和产品以外的价值,是与品牌的知名度、认同度、美誉度、诚意度等消费者对品牌的印象紧密相关的,能给企业和消费者带来效用的价值。品牌化发展是我市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值和提升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为促进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品牌化发展,需要进一步建设品牌促进体系、完善品牌保护体系,规范和鼓励业内企业从服务质量、服务方式、服务技术、服务文化、服务信誉等多方面不断改进提高,打造租赁和商务服务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