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甘肃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居民收入保持较快增长,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升。消费需求发生较大变化,服务性消费逐渐成为居民消费的新亮点。
一、城镇居民家庭服务性消费逐年上升
据甘肃省城镇居民家庭抽样调查资料显示:近五年,居民服务性消费支出逐年增加。2007年居民家庭人均服务性消费为2137.19元,比2002年的1378.99元增长55%,年均递增9.16%,占消费性支出的比重提高到27.14%。
(一)强烈的求知欲望带动教育消费快速增长
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使人们越来越感受到教育投资的重要性,更多的居民把对子女的教育和自身素质的提高列为家庭消费的重中之重。为了适应发展需要,增强自身竞争能力,许多居民充分利用业余时间自费参加各种专业知识学习;家长在自我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对子女教育和培养,许多学生都在利用课余时间参加各种兴趣班、竞赛班、提高班的学习,加之一批示范学校的建成扩招,各级公办民助学校增加,改善了就学条件,总体受教育水平明显提高,居民教育投入有较大幅度增加,带动了家庭服务性消费的快速增长。2007年居民家庭人均用于教育费用支出447.37元,比2002年增长17.33%,占家庭服务性消费支出的比重达到20.93%。
(二)住房条件改善拉动了居住服务消费
近年来,全省进一步改善城镇居民居住条件,居住环境有了质的飞跃。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到2007年末达到
(三)交通条件改善,多层次交通需求旺盛
交通运输业的快速发展,便利的铁路、公路运输成为居民外出旅行的首选。民用航空运输也有较大的发展,人们出行方式的选择多了起来。尤其是民用航空公司在实行不同季节的机票价格浮动后,机票价格更加优惠,因此选择乘坐飞机的居民多了。同时,全省方便快捷的城镇交通网,也带动了公共交通行业发展,城区公交线路增加、车次增多,出租车行业更加规范,满足了不同层次居民需求。居民在享受各种便捷的交通服务的同时,用于交通方面的支出也有较大增长。2007年家庭人均交通费用支出233.94元,比2002年增长62%。公共交通快速发展的同时,私人轿车也开始起步进入居民家庭,到2007年末城镇家庭百户拥有私人汽车1.35辆,比2002年增长26倍。家庭人均用于交通工具的服务支出比2002年增长1.16倍。
(四)现代通讯设备进入寻常百姓家,通讯服务消费增势强劲
网络信息技术的广泛使用,电话普及率的提高,手机拥有量的快速进入家庭,现代化的通讯服务已形成巨大的消费市场。电信体制的改革,铁通、网通的进入,加剧了通讯市场的竞争,各家公司纷纷打出了不同品种的优惠让利政策,购手机送话费、手机单向收费、品种繁多的短信服务等使固定电话和移动通讯设备在居民家庭中迅速得到普及。网络极大地方便了人们日常交往和对各种信息的需求,“信息消费”已成为人们生活交流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旺盛的需求带动了通讯服务消费的快速增长,成为近年来城镇居民消费的新亮点。2007年城镇家庭人均通信服务支出365.21元,比2002年增长73.45%,占服务性消费支出的比重从五年前的15.27%增长到17.09%。
(五)精神生活内容丰富、健康充实
居民更加注重精神文化生活。文化体育设施的开发,社区文化娱乐市场的健康发展,为居民休闲娱乐活动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和空间,带动了文化娱乐消费。实施新的节假日休假制度后,旅游已成为居民消费热点。城镇面貌的日新月异变化,步行街的改造,特色园区的兴建,郊区众多的度假山庄,使甘肃省旅游功能进一步得到提升,利用节假日期间游览美景、放松心情的市民增多,带动了旅游业发展。2007年家庭人均用于参观游览、健身活动、旅游消费支出为199元,比2002年增长了1.4倍。
(六)餐饮越来越丰富,饮食消费走向社会化
城镇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飞速发展的餐饮业将人们从厨房中逐渐解放出来,人们从吃饱、吃好转向吃出健康、吃出文化。居民在饮食消费上逐步由家庭消费模式转向社会化,餐饮消费从以价格选择为主向价格、品位、文化、服务方向转变,餐饮业得到较快发展,居民在外用餐消费逐年增加。2007年家庭人均在外用餐支出为604.18元,比2002年增长78.45%,占服务性消费的比重为28.27%,比五年前提高3.72个百分点。
(七)其他服务性消费保持较快增长
随着本省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用于满足人们日常生活需要的美容、美发、宾馆饭店、法律、信息咨询服务等各种服务性行业发展较快,为广大市民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服务。2007年居民家庭人均用于其他服务性支出125.41元,比2002年增长68.7%。
二、居民服务性消费发展空间广阔
(一)通信消费将持续升温,增势明显
随着人们文化素质的提高和对信息需求的认知,信息消费正逐步成为生活基本需求。科技的进步及国家对信息产业的重视,使我国信息产业近年来得到了长足发展,宽带网入户、通讯工具的更新换代,特别是通讯工具及通讯服务水平的提高、价格的走低,为居民信息消费增长提供了物质基础。居民信息消费渠道日益拓宽,网络信息继广播、电视、报纸之后成为居民了解信息的第四大“媒体”。从“九五”后期开始,通信消费成为全省城镇居民新的消费热点。截止到2007年底,甘肃省城镇居民每百户拥有移动电话145.52部,比2002年增长了2.1倍;每百户城镇居民接入互联网的移动电话、计算机,接入有线电视网络的电视机分别为0.66部、21.15台和100.68台,分别占拥有量的0.45%、63.82%和88.53%。
(二)旅游休闲服务消费成为新亮点
据统计,2007年全省国内旅游收入110.64亿元,比上年增长47.15 %。旅游业将是今后拉动本省经济增长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力量。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结构的改变,居民在物质享受基本得到满足后,精神文化的消费在消费结构中的比重必然会逐渐上升。旅游消费作为一种综合性的以精神消费为主的高级生活方式,必将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人们对清洁空气的享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追求已越来越迫切。随着带薪休假制度的推行和传统节日休假的实行,人们对旅游消费需求必将呈现多样化,不断提升,旅游消费将继续成为居民服务消费的热点。
(三)教育消费成为人力资本投资的核心
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使人们对教育支出的观念发生根本性改变,人们不再把教育支出单纯地看作消费性和福利性支出,而逐渐地把教育支出当作人力资本投资的核心内容。居民越来越重视教育的投入,不仅努力提高自身文化素质,对子女教育的投入也逐步增加。教育消费将成为人们消费中长期热点,这是发展的必然趋势。
(四)家务劳动社会化趋势将进一步拉动城镇居民服务消费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节奏的加快,家务劳动社会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人们希望从繁杂的家务劳动中解脱出来,尤其是人口老龄化和家庭结构单一化,使人们对餐饮、家庭服务、居住服务需求将保持快速增长。居民对聚会餐饮、物业管理、家庭医生、安装维修、清洁、幼儿学生接送、商品递送、搬家等便民家政服务的潜在需求空间广阔。
三、扩大服务性消费的几点建议
居民的服务性消费需求增长不仅能够有效地促进服务业的发展,服务业所提供的优质服务又能够扩大居民的服务性消费需求,并能够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实现剩余劳动力有效转移。从近五年甘肃生产总值构成来看,2002年,甘肃省第三产业在全省GDP中的比重为41.79%,2003年达到最高42.14%,2004年和2005年有所回落,比重分别为40.77%和40.71%,2006年和2007年继续下滑,分别为39.54%和38.4%,这充分说明甘肃第三产业的发展存在较大空间。从服务业内部构成看,仍然以交通运输及邮电通讯业、商贸及住宿餐饮业等传统行业为主,社区服务、家政服务等新兴行业的比重较小。
(一)抓住建设城乡综合统筹发展的历史契机,积极培育服务业新的增长点
以 “十一五”规划纲要为统领,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的要求,大力发展面向民生的服务业,积极拓展新型服务领域,不断培育服务业新的增长点。围绕城镇化和人口老龄化的要求,大力发展市政公用事业,加大对新兴服务行业发展的规范化管理和合理引导。为市民营造一个良好诚信的服务性消费环境。
(二)围绕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大力发展教育、医疗卫生、新闻出版、邮政、电信、广播影视等服务事业
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优化城乡区域服务业结构,逐步实现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实现城乡服务体系协调共进。围绕小康社会建设目标和消费结构转型升级的要求,大力发展旅游、文化、体育和休闲娱乐等服务业,优化服务消费结构,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三)改善公共服务供给,促进公共服务消费
公共服务供给决定了居民能够享受到的公共服务消费水平高低,直接影响居民的消费支出结构和消费预期,因此有必要重点发展教育、医疗、文化和卫生等公共服务领域,提高服务水平;加大公共服务资金投入,提高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加快公共服务的改革,提高公共服务效率和社会公平程度;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改善边远落后地区公共服务供给,逐步提高公共服务的保障水平,促进甘肃服务性消费良性发展。
(四)强化和提升社区、居住小区、物业管理公司的服务功能
采取各种形式培训提升服务业从业员特别是家政服务人员的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教育素质,加强对农村进城务工人员的技能培训,做好资质认证工作。因地制宜发展特色服务业,打造甘肃特色服务业品牌,形成品牌效应。
(五)健全和完善服务性消费市场功能
一是开发网络信息服务,拓宽居民信息消费渠道。不断开发新服务项目,逐步普及宽带网络,完善远程教育、网上各种信息服务等项目,满足不同层次居民需求,拓宽广大市民信息消费渠道。同时要不断提高服务水平,规范收费标准,提高本省居民的通讯服务消费能力。
二是增设文体娱乐场所,满足居民休闲娱乐消费需求。城镇建设和规划中,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新理念,尽力提供新的休闲场所,积极兴建文体娱乐场馆,开发旅游产品,完善旅游设施,为居民日常文体活动和外出旅游创造更加良好的环境和空间,满足居民休闲娱乐消费需求。
三是加强职业教育培训,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继续扩大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规模,充分利用信息网络发展不同层次远程教育网,推动成人教育更快发展,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与此同时要继续规范教育市场,制定严格的收费标准。为提高人们的整体素质,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氛围创造良好条件,提高教育消费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四是加快发展餐饮业,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大力发展本省餐饮业,建立连锁经营、培育品牌,增加经营品种,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加快“放心早点”工程建设步伐,规范餐饮市场,满足不同层次居民需求。
五是大力发展中介、居住和社区服务机构。对家政等生活服务业给予政策扶持,健全相应法律,法规,加强对从业人员的技能培训;对各类住房装修公司加强行业指导规范管理,提高其服务水平;形成规范的物业管理市场,根据居民的承受能力,服务水平及物业管理成本,形成合理的服务价格体系。为促进社区服务业发展,对社区服务业实行相应税费优惠政策,促进甘肃城镇居民服务性消费良性发展。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