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鞍山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结构变化及发展趋势浅析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2008年7月11日   来源:辽宁省统计局

  近年来,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构成也在悄悄的发生变化。通过对近五年零售额资料对比分析发现,2007年各类消费品零售额比重排序分别由五年前的用、吃、穿、烧变为吃、用、穿、烧。吃、烧两大类商品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分别由五年前的35.2%和3.7%增加到39%和7%,分别增加3.8和3.3个百分点。穿、用两大类商品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分别由五年前的21.1%和40.1%减小到18.2%和35.9%,分别比减少2.9和4.2个百分点。零售额结构的变化呈现以下特点:

   

    一、吃的商品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重登首位

   

  民以食为天,吃的消费品历来在零售额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逐年提高,人们在满足温饱后,开始讲享受图安逸。1998年用的商品占零售额的比重首次超过吃的零售额。近年来,由于以彩电、冰箱为代表的家用电器逐步饱和,新的消费热点还很少,加之食品物价的上涨,居民又将消费转回到吃的商品。到2005年吃的商品占零售额的比重达34.8%,开始反超用品类商品,2006年达到39%,超过用品类3.6个百分点。2007年,全市吃的商品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仍然保持着39%的比重,比五年前提高3.8个百分点,共实现零售额116.4亿元,较五年前增加56.2亿元,增长93.3%。影响吃的消费比重上升的主要原因有:

   

  1、人们对“吃文化”有了新的认识,新的要求。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吃已不满足于吃饱,讲的是营养、质量,舍得把钱花在吃上。

   

  2、居民消费理念发生变化。近年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收入步步高涨,鞍山市居民消费由原来“足不出户,在家吃的实惠,吃的塌实”的节约型逐渐向“走进大酒店,吃的舒服,吃的潇洒”的享受型消费理念过渡。“春节”、“五一”、“十一”等重大节日成为家庭聚餐、朋友聚会的最佳时段,聚餐聚会等活动多数选择在饭店用餐,为餐饮市场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客源。“大规模、上档次”的大宾馆、大酒店在鞍山迅速崛起。2003年―2007年全市限额以上餐饮法人企业由30家增加到88家,五年间,鞍山市餐饮市场呈逐年递增趋势发展,2007年全市餐饮业实现零售额63.5亿元,比五年前增长31.2亿元,增长近一倍(见图表1)。

   

图表1

 

 

  3、农产品商品率大幅度提高。近年来鞍山市农业生产专业化程度逐年提高,自给自足式经济已成为过去,农产品商品化率不断提高。农民的一日三餐已经离不开市场,五年来农村吃的零售额年均递增18.2%,成为吃的消费品快速增长的重要因素。

   

  4、食品类物价大幅度上涨也为吃的商品比重快速上升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仅2007年,鞍山市食品零售物价指数累计上涨10.8%,其中肉类上涨38.3%,蛋上涨33.3%。拉动吃的商品零售额增加10.7亿元。

   

    二、穿的商品零售额平稳发展,比重下降

   

  由于我国纺织品业非常发达,行业竞争激烈,市场饱和程度高,又缺少新的消费热点,使服装市场保持着平稳增长趋势。2003-2007年,鞍山市穿的商品零售额累计增长18.4亿元,年均增幅达10.2%(见图表2),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所占份额由五年前的21.2%回落到18.2%。

   

图表2

 

    三、用品类商品更新换代引导用品类快速发展

   

  近年来,电子产品更新换代的频率逐步加快,带来了一场高科技产品的革命性竞争。彩屏手机、摄像手机等新品不断推出;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等便携式家庭旅游电子产品市场快速增长;液晶显示器已成为市场主流产品并且向大尺寸方向发展;在彩电产品中,背投电视也逐渐被等离子和液晶所取代。高科技产品推陈出新、更新换代的加速,使家电和通讯器材类大幅增长。2003-2007年鞍山市家用电器和音像制品类商品销售额增长162.1%,通讯器材类商品销售额增长329.2%。而传统日用品(如炊事用具、自行车)以及文化娱乐用品类分别增长72.4%、23%;书报杂志类、其他类出现负增长,两者分别回落13.7%和1.6%。用品类商品增幅远低于食品类增长水平,使用的零售额比重下降。2007年用的商品实现零售额107.3亿元,较五年前增长56.4%,年均增长11.3%,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例由2003年的40.1%减少到2007年的35.9%。

   

    四、烧的商品占零售总额比重倍增,零售额增长也最为突出。

   

  2007年鞍山市烧的商品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所占的比重达到7%,比五年前提高了3.3个百分点,共实现零售额6.3亿元,比五年前的2.1亿元整整增长了一倍。燃油、煤炭等商品的价格成为现在全球能源问题关注的焦点,能源价格的全球性上涨也是导致烧的商品零售额增长的因素之一。以2000年为基期,汽油价格上涨88.6%,其他燃料价格上涨51.9%。

   

  随着居民的消费方式逐步从生存型向享受型、发展型转变。汽车消费逐渐成为新的消费热点。2007年鞍山市汽车类商品销售额达到18.8亿元,销售量合计达到17229台,销售额比五年前增加6.7倍,销量增加10.4倍。汽车销量从2005年开始迅速增长,2007年达到了阶段性的高点(见图表2)。汽车总量迅速增加成为能源消耗迅速增加的砝码,也成为烧的商品零售额迅速增加的又一个重要因素。

   

图表3 鞍山零售商品市场发展趋势

 

 

  随着鞍山市经济进一步发展,居民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享受型、便捷型消费理念逐渐形成。在未来的两年中,用的商品将和能源迎来一个快速发展时期;穿的商品仍将稳步持续发展。

   

  就目前市场形势看,吃的商品快速增长期已过,如扣除物价上涨因素,未来几年食品类消费将进入稳定增长阶段,占零售额的比重也将逐渐下降。2003-2007年五年间,鞍山市人均可支配收入由7434元上涨到12857元,增幅达到72.9%。随着收入的增长,人们在满足了吃穿后,必将把消费热点转移到用品上去。

   

  随着国内外市场融合进程的加快,市场体制的进一步健全,从横向的商品分类到纵向的商品分档,市场细分也将进一步完善。这将为用品类商品的发展提供更为合理和有利的发展空间。居民消费逐渐从生存型向享受型转变,消费的快速和便捷成为人们消费取向的又一主题。如今人们生活节奏大大加快,消费结构伴随着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而不断优化。在生存性消费资料比重下降的同时享受性和发展性消费资料比重上升,在物质消费得到基本满足后,人们更加注重精神文化生活。花钱买健康、买知识、买时尚、买休闲逐渐成为人们新的消费观念和追求。消费者在关注消费的效用和质量的同时,更加注重便捷、快速、省时、休闲的消费方式。加之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能为人们提供健康、便利的高科技产品不断涌向市场,满足市场的需求,刺激市场的消费。这一切都将成为用的商品发展的原动力,推动用品类商品市场的快速发展。

   

  能源类商品逐渐紧缺已经成为全球备受关注的焦点,能源和发展的密切联系带来了原材料市场的价格高涨。受全球性大环境影响,原油价格飙升也带动鞍山市石油产品价格频频上涨。这种趋势的延续,将继续影响着鞍山市商品市场的发展,能源的增长也将继续构成鞍山市商品市场的增长核心。

   

  人们对穿的需求已经远远超越了“衣之遮体”的概念,更大程度上是在于追求舒适和美观。而不同消费层次的人都针对着不同档次的商品,这就给穿的商品营造了巨大的市场空间。市场上大品牌、小企业的商品汇集芸芸,国外的、国内的、高档的、平民化的,针对不同阶层的消费者有不同档次的商品,这种商业化的区分为不同层次的消费者提供了不同的消费空间。在市场经营方面,随着鞍山市服装市场饱和程度的增高、行业竞争的加剧,大多数商品上市之初采取以较高价格占领市场。而随着销售深入,多数商家选择把价格逐步趋向成本的由高到低的产品定价策略。部分过高价格商品的价格理性回归以及商品营销策略和营销渠道的变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穿的商品价格的不断走低。然而,服装商品价格的降低反而促成了“薄利多销”的局面,刺激了人们的购买欲望,使服装市场保持着上涨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