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江浙两省公共财政文化投入比较简析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2007年9月25日   来源:中国统计信息网

  2006年,既是“十一五”规划的起始之年,也是江苏文化大省建设的强势推进之年,在公共财政支持和文化单位从业人员努力下,全省各项文化活动精彩纷呈,多项统计数据均呈增长态势,文化服务总体状况明显好于上年。其中,全省公共图书馆接待读者1752.7万人次。博物馆举办展览573个,观众796.6万人次。送戏、送电影下乡的公益活动增多。农村电影放映13.86万场,观众3986.52万人次,其中公益性放映电影9.54万场,观众2374.68万人次;全省艺术表演团体演出4万场,观众1806万人次,其中农村演出1.9万场,观众1005万人次。其他的文化服务和文化经营活动亦蓬勃开展。为深入研究公共财政与文化大省建设之间的关系,我们特意将江苏与浙江两省2001-2006年间的公共财政对文化的投入情况作简单比较分析,以供各方参考。

   

  (一)两省6年来财政投入均呈逐年递增态势

   

  2001-2006年统计数据显示,江苏公共财政对全省文化单位的投入逐年增加:从2001年的5.59亿元、2002年6.58亿元、2003年8.28亿元、2004年8.35亿元、2005年9.99亿元,到2006年的13.19亿元,六年年均增长18.74%;但与同期全省地方财政支出总额的年均增速相比低9.62个百分点。

   

  浙江省从2001年的5.93亿元、2002年8.48亿元、2003年8.92亿元、2004年12.4亿元、2005年14.88亿元,到2006年的17.26亿元。六年年均增长23.82%,同比高于江苏5个百分点;浙江公共财政对全省文化单位拨款总额,与同期全省地方财政支出总额保持同步增长态势。

   

1  江浙公共财政文化投入比较

 

  再从2006年度两省财政投入情况看:

   

  江苏2006年各级财政对文化单位拨款总额13.19亿元,比上年增长32%;人均文化经费财政拨款额17.59元。

   

  浙江2006年同比拨款总额17.26亿元,比上年增长16%;财政对文化单位拨款总额比江苏多4.07亿元,增幅却因基数原因比江苏低16%;人均文化经费财政拨款额高于江苏近一倍为34.52元。

   

1  两省文化经费财政拨款人均情况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人均拨款

江苏

7.6

8.91

11.18

11.23

13.78

17.59

浙江

13.12

18.69

19.6

25.24

30.38

34.52

   

  注:表中数据以常住人口计算

   

  (二)两省财政投入均呈区域性的不平衡状态

   

  江苏2006年公共财政投入特点是:省本级和经济发达地区――苏南的财政文化拨款增幅较大。财政对省本级文化拨款3.64亿元(含省演艺集团0.92亿元),比上年增加一倍多。财政对13个省辖市文化的拨款,超1亿元的有:苏州2.19亿元,南京1.7亿元,无锡1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4.76%,16.46%,17.66%;超0.4亿元的有:南通0.66亿元,常州、扬州均为0.63亿元,徐州0.61亿元,镇江、淮安均为0.48亿元,盐城0.46亿元;此外,连云港0.31亿元,泰州0.3亿元;宿迁比上年增长40%,为0.1亿元。欠发达地区因历史因素和文化经费基数等影响,与经济发达地区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2006年,全省13个市文化经费财政拨款最大值与最小值之比近22 :1 。按苏南、苏中、苏北分区域计算,平均每市文化经费财政拨款为:苏南五市(不含省本级)平均1.2亿元,苏中三市平均0.53亿元;苏北五市平均0.39亿元,相当于苏南同比水平的1/3。以年末户籍人口计算人均文化经费财政拨款,仅有南京和苏州超过全省同比的平均水平;全省13个市人均拨款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比超过 19 :1。

   

  浙江同样受经济发展水平影响,省内各地文化发展不尽平衡。城乡之间、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之间,财政对文化单位的投入情况也不尽相同。全省11个市2006年财政对文化的拨款,超1亿元的有:杭州3.97亿元,宁波2.2亿元,温州1.38亿元,嘉兴1.22亿元,绍兴1.18亿元;超0.5亿元的有:台州0.9亿元,金华0.87亿元,湖州0.5亿元;而丽水、舟山、衢州则投入较低,分别为0.45亿元、0.42亿元、0.41亿元。

   

  (三)公益性文化单位的财政拨款增幅江苏大于浙江

   

  江苏2006年公共财政投入的另一个特点,是公益性文化单位的财政拨款增幅较大,其中:公共图书馆投入3.11亿元,比上年增长93.36%(因省级图书馆新馆投入使用的非可比因素,财政拨款比上年增加三倍半);博物馆投入1.86亿元,比上年增长28.98%;群众文化投入2.21亿元,比上年增长16.1%。艺术表演团体投入1.63亿元,比上年增长7.64%。

   

  江苏2001-2006年全省文化(含文物)单位的财政拨款(不含基本建设投资)年均增长18.74%,其中:省本级、苏南、苏中、苏北的同比增速分别为23.88%、18.59%、14.93%、14.67%。各级政府采取倾斜措施,加大对欠发达地区文化的财政投入,以缩小区域差距。宏观调控初显成效,苏北文化的财政投入增幅已接近苏中的同比水平;但尽管如此,省本级、苏南、苏中、苏北同比阶梯状态势仍未发生变化:

   

2 江苏本级及三大区域文化文物经费

财政拨款年均增速图

 

  浙江2006年公益性文化单位的财政拨款稳步增长,其中:公共图书馆投入2.17亿元,比上年增长6.9%;博物馆投入1.5亿元,比上年增长8.7%;群众文化投入3.29亿元,比上年增长11.9%。艺术表演团体投入2.04亿元,比上年增长4.08%。

   

  (四)对县区及基层投入浙江好于江苏

   

  2006年江苏全省各级财政对县区级图书馆和文化馆、基层文化站共投入2.68亿元,比上年增长20.65%。对欠发达的苏北区域文化单位共投入1.97亿元,比上年增长1.23%。

   

  浙江2006年公共财政投入特点是重心下移,进一步改观重城市轻农村现象。通过转移支付等手段,将农村文化和欠发达地区文化视作地方财政投入重点及倾斜扶持政策受益较多的领域。各级财政对县区级图书馆和文化馆、基层文化站共投入3.91亿元,比上年增长32.1%。对欠发达地区文化单位共投入了2.32亿元,比上年增长11.4%。

   

  (五)希望与建议

   

  综上所述,通过对江浙两省近年来的公共财政对文化投入情况的简单分析,我们欣喜地看出:江苏在“文化大省”建设强势推进和公共财政保障水平不断提高的大背景下,已呈现出公共财政对文化单位的投入逐年递增的良好发展态势,有力地推动和加快了全省文化大省的建设步伐;但是我们不能不看到,在与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建设文化大省的兴省方略相比;在与本省快速发展的经济水平和持续增长的财政收入相比;在与浙江公共财政对文化投入的增势相比,江苏仍有相当大的差距。公共文化基础设施薄弱、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供给不足状况仍未从根本上改观。就江苏而言,要共创文化发展环境,不断推动城乡文化、区域文化的健康协调发展,未来亟需进一步加大公共财政对文化的投入力度;要进一步加强对农村文化和欠发达区域文化的财政支持,力争江苏文化与经济同步发展;还需研究适当提高文化单位财政投入的增长比例问题,以加快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与完善。文化单位应加强经费使用的核算管理,逐步优化投资方式,认真防止并及时制止高成本、低效益使用经费情况。

   

  (来源:江苏省统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