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文化产业,提升文化竞争力是实现江苏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重大举措。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推动下,伴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需求的迅速增长,江苏省文化成果明显增多,文化产业发展步伐明显加快。按照我国《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统一标准,我们对2006年江苏文化及相关产业(以下称文化产业)的主要指标进行了分大类统计和分析,总结了江苏省文化产业发展的特点,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
一、江苏省文化产业发展现状总体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文化产业总体保持快速增长势头
据统计,2006年,江苏省文化产业完成增加值437.25亿元(现价,不含个体经营户),比上年净增 105.27亿元,按不变价计算,比上年增长27.97%,其增速在2005年比2004年增长20.4%的基础上继续保持了快速增长势头。
(二)文化产业增速高于全省GDP和第三产业的增速
2006年,江苏省文化产业增长速度(27.97 %)比全省GDP的增长速度(14.9%)高13.07个百分点,比第三产业增加值的增长速度(15.5%)高12.47个百分点,比全国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的增长速度(17.1%)高10.87个百分点。
(三)文化产业对GDP增长量的贡献率比上年提升
据统计,2006年江苏省文化产业完成增加值占全省GDP的比重为2.02 %(现价,下同),比上年(1.81%)提升0.21 个百分点,比2004年(1.72%)提升 0.3 个百分点,呈逐年提升之势。2006年,江苏省文化产业完成增加值比上年的净增量为105.27亿元,其对全省GDP增长量的贡献率为3.15%,比上年(2.22%)提升 0.93个百分点。
(四)文化产业在全国文化产业中所占比重逐年提高
2006年,江苏省文化产业完成增加值(437.25亿元)占全国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5123亿元)的8.54%,比上年提升0.73个百分点,比2004年提升1.02个百分点。可见,江苏省文化产业在全国文化产业中所占比重呈逐年提高之势。
二、促进江苏省文化产业快速增长的因素
(一)体制改革推进,机制优势初显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把积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作为发展先进文化、建设文化江苏的重要举措,各地抢抓机遇,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高起点、高标准地推进江苏新一轮的文化建设,努力把文化产业作为新经济增长点和支柱产业来培育。随着《江苏省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方案》等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全省文化战线加快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步伐,创新体制机制、发展和谐文化,以多种方式进行的改革探索逐步走向深入。如江苏省演艺集团在没有现成经验借鉴的情况下,坚持开拓创新,在全国艺术表演团体中率先完成整体转企改制,实现了全员身份置换;南京市尝试文化品牌经营权、冠名权转让等;无锡市探索文化项目“拨改投”、“拨改股”、“拨改融”;苏州市实行文艺团体“一团一策”等,均在改革的道路上迈开了坚实的步伐,并已取得一定成效,为全省文化产业的稳定快速增长注入了新的动力。
(二)重点产业引领,支撑作用凸现
2006年,江苏省经济发展步伐加快,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显著提高,生活质量进一步改善,新型的文化消费观念逐渐兴起,江苏省文化产业内部结构也发生了新的变化,部分文化服务行业发展步伐加快,所占比重明显提升,发挥了较强的支撑作用。表现在:
1、直接从事文化活动的“文化服务”各行业所占比重明显提升。据统计:2006年,全省文化及相关产业中,直接从事文化活动的“文化服务”各行业实现增加值232.86亿元, 按现行价格计算(下同)比上年增长41.6%,占全部文化产业增加值的53.26%,比上年提升了3.72个百分点。其中:
(1)以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化艺术为主的传统意义上的文化产业――核心层,实现增加值128.05亿元,比上年增长35.32%,占总计的29.29%,比上年提升了0.78个百分点;在核心层中:出版发行和版权服务业实现增加值72.05亿元,比上年增长32.32%,占全部文化产业增加值的16.48%,比上年提升0.08个百分点,其绝对量在全部文化服务业中居第二位;广播、电视、电影服务业实现增加值 42.61亿元,比上年增长47.08%,占总计的9.74%,比上年提升1.01个百分点,其绝对量在全部文化服务业中居第三位;新闻服务业实现增加值0.14亿元,比上年增长7.69%,占全部文化服务业增加值的0.03 %,文化艺术服务业实现增加值 13.25 亿元,比上年增长19.58%,占全部文化服务业增加值的3.03 %, 与上年相比,在总计中所占比重分别回落0.01和0.31个百分点。
(2)以网络、旅游、休闲娱乐、经纪代理、广告会展等新兴文化服务业为主的文化产业--外围层,实现增加值104.81亿元,比上年增长50.11%,占总计的23.97%,比上年提升2.94个百分点;在外围层中,文化休闲娱乐服务业实现增加值87.45亿元,比上年增长56.08%,占全部文化产业增加值的20%,比上年提升3.12个百分点,其绝对量在全部文化服务业中居第一位;网络文化服务业实现增加值1.97 亿元,比上年增长16.57%,占总计的0.45%,其他文化服务业实现增加值15.39 亿元,比上年增长27.19%,占3.52%,与上年相比,在总计中所占比重均有不同程度的回落。
2、提供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生产和销售活动的“相关文化服务”各行业所占比重渐趋回落。2006年,以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生产和销售为主的文化产业――相关层,实现增加值204.39亿元,比上年增长22%,占总计的比重为46.74%,比上年回落了3.72个百分点。
从相关文化服务业的内部结构看: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生产实现增加值178.82亿元,比上年增长21.67%,占全部文化产业增加值的40.90%;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销售实现增加值 25.57亿元,比上年增长24.37%,占全部文化产业增加值的5.85%,与上年相比,占全部文化产业增加值比重分别回落3.37和0.34个百分点。
(三)就业岗位增加,人均效益提升
近年来,江苏省文化产业的人均创造效益明显呈逐年提升态势,文化产业已成为全省国民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和提供就业机会的重要行业。据统计,2004年江苏省全部文化产业从业人员人均创造增加值达3.29万元,2005年人均创造增加值 达3.76万元,2006年人均创造增加值达4.85万元,与2005年、2006年相比,分别增长1.56万元和1.09万元。
2006年,江苏省文化及相关产业从业人员达90.1万人,比2004年增加11.46万人。文化及相关产业从业人员占全省全部从业人员(4564.76万人)的比重为1.97%,比上年提高0.01个百分点, 比2004年提高0.22个百分点;占全省城镇从业人员(2229.6万人)的比重为4.04%,比上年回落0.17个百分点,比2004年提高0.03个百分点。随着江苏省文化领域经济效益稳步提升,吸纳就业人数不断扩增,江苏省文化资源开发经营规模日益扩大,文化产品项目投资日渐活跃。如南京图书馆新馆、省美术馆新馆、南京博物院二期工程等一大批重点文化设施已经建成或正在建设中,全省各地也新建、改建、和扩建了一批公共文化设施,文化产业加快发展的态势初步形成。
(四)居民收入增加,需求空间增大。
受发达国家消费示范的影响,我国近年来的消费需求重心逐步由保障生存的低层次需求转向个性化发展的高层次需求。文化消费作为最新的较高层次的消费支出点,在消费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渐趋扩大,成为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据初步测算,2006年江苏省城乡居民对文化消费的需求量约为772亿元,比上年(663亿元)增加109亿元,增长16.4%。从需求结构看,近年来,江苏省城乡居民用于文化娱乐用品及服务方面的支出亦有所增加。据统计,2006年江苏省城镇居民人均娱乐教育文化服务消费支出为1467元,农村居民人均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消费支出为544元。与2005年相比,城镇居民人均娱乐教育文化服务消费支出增加179.1元,农村居民人均文化教育娱乐用品及服务消费支出增加65.1元。
与其同时,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提升,也为文化需求的实现提供了可靠的物质基础。调查资料显示,截至2006年底,江苏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达到14084元,比上年增加1765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已达到5813元,比上年增加537元。城乡居民物质需求所占比重下降,精神文化需求所占比重上升。2006年,江苏省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6%,比上年下降1.2百分点;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41.8%,比上年下降2.2百分点。
三、江苏省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006年,江苏省文化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在看到文化产业发展潜力的同时,也不应忽视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文化产业对国民经济贡献份额仍然偏小
近年来,全省文化对国民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虽呈日益增强之势,但由于文化企业单体规模较小,导致文化产业总量水平不高,整体竞争力不强。2006年,江苏省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2.02%,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45%)0.43个百分点,这与江苏经济大省地位明显不相符合。
(二)文化产业内部结构需做进一步调整
统计结果显示:2006年,在文化产业增加值中,新闻服务、出版发行和版权服务、广播影视服务和文化艺术服务等“核心层”产业,以及网络文化服务、文化休闲娱乐服务和其他文化服务等“外围层”产业的增加值占全部文化产业增加值的比重,虽比上年有所提升,分别提升0.78和2.94个百分点,但总体水平仍然偏低。表明江苏省文化产业在人力和财力等生产要素的配置上还有待进一步调整。
(三)文化资源产业化经营不到位
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是要培育具备市场竞争力的文化企业,但由于受传统文化事业管理体制的制约,使得真正意义上的文化资源整合困难较大,从而导致文化资源的产业化开发不足,文化企业成长比较缓慢,尤其是专业性文化企业和现代化文化企业不多,产业主体发挥群体力量和作用不到位,文化产业链的完善和壮大距离市场需求差距悬殊。
(四)文化产业统计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
江苏省文化产业统计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而且部门统计是文化产业统计的主体。从目前情况看,文化领域的统计报表制度还不够健全,现有的常规统计报表尚不能满足文化产业发展状况测算的需求,一些数据资料收集渠道也欠畅通,不同来源的统计数据的可比性和可信度较低。总之,文化产业部门的统计基础和统计力量都亟待加强,一些部门的文化产业统计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来源:江苏省统计局)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