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武汉市将“菜篮子”供应作为农村重点工作以来,经过市区各级相关部门大力突出建设,武汉市“菜篮子”工程建设又迈上新台阶,“菜篮子”工程综合生产能力长足发展,蔬菜等鲜活农产品人均占有量已经达到或超过了世界人均水平。现自2002年以来分别就蔬菜、畜禽、水产、奶类、蛋类、水果六大类数据对比比较,分析武汉市“菜篮子”建设工程的发展和成果。
1、蔬菜产业持续稳步增长,地域特色化分布局面初步形成
在“菜篮子”工程六大产业类别中,蔬菜种植由于经济效益高、收益兑现快因而发展速度最快,在全市现已发展为总播种面积仅次于粮食的第二大种植作物,2006年实际播种面积为158.25千公顷,占农作物总播面的28.3%,仅次于粮食作物占比42.5%。
在我们的日常饮食中,除却大米、面食为我们供给主要的热量外,还需要蔬菜提供必需的营养素和口感,其对营养和健康的价值不言而喻。自全市实施“菜篮子”工程以后,蔬菜产业有了迅猛的发展,已实现由过去长期短缺、品种单调到供求平衡、品种多样、丰富充盈的历史性转变。2006年,全市蔬菜的播种面积、总产量、产值分别为158.25千公顷、5945465吨、665355万元(现价),较2002年的147.26千公顷、5386603吨、537524万元(当年价)分别增长7.46%、10.4%和19.8%(按1990年不变价计算,以下同)。市民蔬菜人均占有量为
随着蔬菜种植业的蓬勃发展,在市郊部分适宜地域出现规模化、专业化蔬菜生产基地,如新洲区双柳街蔬菜产业园、东西湖区慈惠街的蔬菜长廊,品种除了茄子、黄瓜、辣椒、西红柿、扁豆、莴苣、白萝卜、瓠子等大路菜外,还包括豇豆、雪里蕻、箭杆白、苋菜、大葱等特色精细菜,丰富多样、品种齐全。2006年,双柳、慈惠两街蔬菜的播种面积、产量和产值分别达到
2、畜禽、水产业较大幅度增长,各地水产特色养殖渐成气候
在我国,鸡鸭鱼肉一直被视作生活富足的象征,餐桌上有了青菜、萝卜等“素菜”带给的基本营养需求外,我们还需要鱼肉等“荤菜”为我们身体提供高品位营养质和养份。数据对比显示,经过得力措施的运作,近几年畜禽业、渔业的规模有比较大程度的增长。2006年,全市畜禽肉产量达到310708吨,较2002年的257696吨增长20.6%,其中猪、牛肉的产量分别是235442吨、12164吨,较2002年的190877吨、10462吨分别增长23.3%、16.3%。禽肉的产量是61811吨,较2002年的55523吨增长11.3%。从畜禽的出、存栏数看,2006年牲猪出栏232.59万头,比2002年198.33万头增加17.3%,存栏154.61万头,比2002年的124.89万头增加23.8%;虽然家禽出栏数略有减少,2006年出栏4227.95万只,比2002年的4277.86万只减少1.2%,但存栏数却增加不少,2006年存栏2360.13万只,比2002年2089.02万只增长13.0%,后备力量充足。其中鸡出栏2883万只,比2002年略减少4.8%,但存栏规模达1961.43万只,比2002年的1644.54万只增幅达19.3%,鸭子的出栏数为1138.51万只,比2002年的991.02万只也增加了14.9%。经过多年发展,鸡、鸭等的养殖规模已达到相当基础规模。
渔业生产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2006年实现渔业产值317139万元(现价),较2002年的222441万元(当年价)又增长了25.1%(按1990年不变价计算)。水产品产量达到396568吨,比2002年的363172吨增加9.2%。这几年间,各地具有特色的名特优水产品规模养殖也渐已兴起。例如,汉南区网箱养殖鳝鱼、新洲区涨渡湖的黄颡鱼、江夏区梁子湖的螃蟹和汤逊湖的黄颡鱼、鳜鱼等。各区这些品种水产品去年的产量是1201吨;735吨;2410吨、1016吨、1611吨,分别已经占到全市总产量的52.8%;20.1%;60.9%、27.8%和64.0%。
3、奶业、蛋业迅速增长,东西湖区奶业重点发展起来
在供应了上面这些蔬菜、鱼肉的需求后,在餐桌上,我们还需要奶类、蛋类这些为我们提供优良营养补充。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因为市民营养健康需要,近几年全市奶业、蛋业快速发展上来。2006年,牛奶产值达到23140万元(现价),比较2002年的15760万元(当年价)增幅达41.9%(按1990年不变价计算),牛奶产量105185吨,较2002年74132吨增幅达41.9%;禽蛋总产值114654万元(现价),较2002年的80579万元(当年价)增长22.9%(按1990年不变价计算),禽蛋产量达到184957吨,较2002年148856吨增长24.3%,其中鸡蛋产量149079吨,较2002年123080吨增长21.1%,鸭蛋33333吨,较2002年(24399吨)增长36.6%。值得一提的是,因为环境条件适宜和养殖传统、相关技术和配套设施完善,东西湖区奶牛养殖业突出发展出来。2006年,该区良种及改良种乳牛存栏头数17902头,占全市比重达到69.0%,奶牛养殖小区11个,占全市总数14个的78.6%;牛奶的产量和产值分别为64068吨、14095万元,占到全市总量的60.9%和60.9%。
4、水果产业继续增长,品种区域化布局明显
现代人们生活水准已逐步提高,在菜盘子中“荤素”搭配均匀后,还要讲求果盘子中水果的营养滋润和口味。近几年武汉市水果种植业继续向上发展,2006年水果(含果用瓜)的产量和产值分别为581718吨、54717万元(现价),较2002年数值553905吨、38520万元(当年价)分别增长5.0%、16.6%(按1990年不变价计算)。结合本地土壤气候环境和市场效益,各地选择宜植品种大力培育,形成了特定品种区域化分布格局。例如,江夏区的柑桔、新洲区的雪花梨、东西湖区的水蜜桃、葡萄、草莓、蔡甸区的甜瓜等,2006年它们各自的产量是11639吨;7488吨;4430吨、4213吨、2279吨;25084吨,分别占相应品种全市总产量的56.5%;93.6%;28.8%、74.4%、42.6%;28.6%。
(来源:湖北省统计局)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