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单月看,7月船舶出口额创今年初以来单月最高纪录,为42.2亿美元,同比增长113.55%;船舶进口额为1.3亿美元,环比下降2.4亿美元,同比下降84.6%。
1~7月,出口金额在1亿美元以上的船型有21类。三大主力船型的出口额合计为188.9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80%,同比增长79.39%。特别是散货船在出口产品中占据半壁江山,出口额为119.1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50.43%,同比增幅超过220%。从具体船型来看,出口额在10亿美元以上的有6类:15万吨以下散货船出口额为89.1亿美元,同比增长202.76%;15万~30万吨散货船出口额为30亿美元,同比增长 223.67%;6000TEU以下集装箱船出口额为28.5亿美元,同比增长61.87%;15万~30万吨原油船出口额为17.1亿美元,同比增长 60.15%;10万吨以下成品油船出口额为12.2亿美元,同比下降37.13%;机动多用途船出口额为10.5亿美元,同比增长1.2%。
前7个月,我国共向153个国家和地区出口船舶,出口额在1亿美元以上的有23个,10亿美元以上的有5个。其中,向我国香港地区出口的船舶金额为49.4亿美元,同比增长106.57%;向新加坡出口的船舶金额为26.6亿美元,同比下降13.24%;向利比里亚出口的船舶金额为21.8亿美元,同比增长307.14%;向德国出口的船舶金额为20.4亿美元,同比增长99.74%;向巴拿马出口的船舶金额为19.8亿美元,同比增长 377.15%。亚洲和欧洲是我国船舶出口的主要市场,对其出口的船舶金额分别为102.3亿美元和68.6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29.85%和 48.34%。
在主要船舶出口省市中,出口额在1亿美元以上的有12个,在10亿美元以上的有8个。浙江省在全国船舶出口省市中名列第一,出口额为48.7亿美元,同比增长133.59%;排名第二位的是江苏省,出口额为48.5亿美元,同比增长44.34%;排名第三位的是上海市,出口额为38.9亿美元,同比增长17.86%;排名第四位的是辽宁省,出口额为26.1亿美元,同比增长38.66%。
1~7月,我国进口船舶金额超过1000万美元的有10类,超过1亿美元的有3类。供拆解的船舶及其他浮动结构体排在第一位,进口额为5.05亿美元,同比增长26.66%;居第二位的是15万吨以下散货船,进口额为2.1亿美元,同比下降31.12%;排在第三位的是挖泥船,进口额为1.07亿美元,同比增长1337.66%。我国共从40个国家和地区进口船舶,进口额超过1000万美元的有14个。其中,从日本进口船舶的金额排在第一位,为 5.7亿美元,同比下降4.03%;从韩国进口船舶的金额排在第二位,为1.3亿美元,同比增长19.83%;从德国进口船舶的金额排在第三位,为 9556万美元,同比增长570.21%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