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文化>  正文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提升城市软实力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2010年6月3日   来源:中国经济新闻网

  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外贸出口依存性高的深圳亟需转变发展方式,深圳市政协日前举行联组讨论,委员们以“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提升深圳文化软实力”为主题,积极为城市转型献计献策。

  2009年,《深圳市综合配套改革总体方案》获得国务院批准,《总体方案》明确指出要通过深港合作打造全球性的创新中心和国际文化创意中心。香港是国际金融和贸易中心,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建筑、设计、市场推广、广告、影视娱乐等文化创意方面已走在亚洲前列,在国际上享有盛名。深圳市社会科学院院长乐正表示,作为首个国家创新型城市,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化程度较高,但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为主体的知识创新体系是深圳的“软肋”,不利于高科技企业获取所需知识支撑和公共技术支撑。他说,通过“深港联动”,共同发展高新技术及知识创新体系,是实现深港创新圈战略构想的一个重要途径。他建议深港合作在河套地区共建国内一流,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创意设计学院。

  深圳市工业设计协会秘书长封昌红也表示,香港在工业设计、品牌创建与推广等产业增值服务方面具有较强的基础,可以给广东企业提供丰富的设计资源和宝贵经验;广东雄厚的产业优势可以为香港的设计业提供广阔舞台;加强粤港合作是一项使双方共赢的合作,对推动双方产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作用。她还建议,深港应共同打造国际文化创意中心。

  吴斌委员认为,深圳要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需要整合传统意义上的文化与旅游两大产业。国家文化部长蔡武曾说:“旅游业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文化活动,是一种文化消费,是一种文化鉴赏。”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两大产业相互交叉和互为融合,也一直相互拉动和共同创新发展;促进深圳本身厚重的文化历史积聚,发展文化产业必须要与高科技结合,与文化创意相结合。

  《创意经济》作者约翰•霍金斯指出,全世界创意经济每天创造220亿美元的产值,并以每年5%的速度增长。2004年,深圳市即确立了“文化立市”的发展战略;2005年,又进一步提出:“要在继续大力发展高新技术、金融和物流等三大支柱产业的同时,努力把文化产业培植成为第四大支柱产业”。

  近年来,深圳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势头良好,文化创意产业产值增速已超过本市GDP的平均增长数,与国内其他城市相比,已成为深圳的潜在优势产业。据统计,2006年深圳市文化产值增加值达到382亿元,占全市GDP的6.7%,拉动GDP增长1.59%个百分点;2007年文化产业增加值465.5亿元,占GDP的比重为6.88%。2008年,深圳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设计之都”称号,文化产业增加值余额550亿元,占全市GDP比重约为7%。然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首先,由于深圳城市发展历史较短,历史积淀有限,深圳在文化创意产业上的发展与国际上其他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据统计,文化创意产业占GDP的比重,美国是25%左右,日本是20%左右,欧洲在10-15%之间,韩国高于15%。

  谢频委员提出,深圳大力发展文化产业需要警惕“热闹过后的冷清”和“拔苗助长”的现象。文博会规模不断扩大,对深圳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具有积极作用,与此同时,许多新办的创意产业园和基地因经营情况不佳,文博会过后便显得冷清。他表示,文化创意产业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其发展应该是循序渐进的,任何急于求成、拔苗助长的做法只能适得其反,应及时加以改进,才有利于今后的健康发展。从目前文化产业比较发达的国家和城市来看,文化产业的发展主要依赖完善的只是产权法律制度。农工党一位委员表示,21世纪文化产业发展对法制环境提出了更高要求。自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的立法都加强了知识产权领域的立法比重,但由于长期以来我国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较差,法律制度体系建立较晚,在短期内还无法形成较完善的知识产权法律保护体系,这严重影响了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他建议深圳发挥自身立法又是,制定知识产权立法规划,完善本市的知识产权法律保障体系,促进深圳市文化创意产业的健康发展。(记者张孔娟 靳緖晶 秦臻)